(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日漸強大的網絡正將其中一些人生吞活剝。本專題列舉了“銅須門”事件中的鄭辰(化名),虐貓事件中的王某,“賣身救母”的陳易,他們僅僅憑借一個網名,一個ID,一張照片,即被網民從中國13億人中挖了出來,將自己的電話、住址、朋友,甚至前夫、老師統統暴露。
“上網捉妖”正成為一種風氣。隨著搜索技術的進步,哪怕不是黑客,你也可以過一把捕頭癮;如果你有黑客的技術或者“深喉”的猛料,便可以化身“御貓”展昭,成為“大內第一捕快”。
其他憤怒的人呢,有些是正人君子,有些則是魯迅筆下的看客,他們坐著“沙發”等待“罪犯”過堂。有人起哄叫罵著“騙子”“敗類”,有人布道“仁義道德”,他們隱藏在“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的外衣下,充當了主持公審的法官。
當然,網絡審判團也看證據,但是,這來自于虛擬世界的證據,有太多的“馬甲”,令人真假難辨;網絡審判團也依據律條,但這存在于每個人心里的道德準則,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繁雜。
像康德說的,“令人敬畏的,只有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內心的道德法庭”。今天,這個本該屬于內心的道德法庭,在網上,也展現了它的威力。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