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題:民企圓桌會上書記何言“對不起”
中新社記者 石巖
“政府像我一樣,做得滿頭白發,也都蠻努力的。”6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民營企業家圓桌會議”上,廣東佛山市委書記李貽偉說,“我們政府實際上內心想做好,有時候沒有做好,對不起。”
在這樣的圓桌會議上,李貽偉的一句“對不起”可謂一言難盡。
“去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2.1%是民間資本,今年如果說民間資本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0%的話,GDP7.5%(的增長目標)完不成。”當日的圓桌會議上,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坦陳。
而在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盧伯卿看來,日益加快國際化步伐的民企,已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體。盧伯卿援引去年民企主要的國際并購案例指出,中國民企已開始更加主動地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他們并購是活躍的,規模日益增加。”他指出,2013年將是“民營企業新的里程碑”。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民營經濟必將充當主力軍。”保育鈞指出,民企同樣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主要推動力。他援引最新統計數據稱,2012年底,全國私營企業達到了1085萬戶,投資者達到2200萬人;個體工商戶超過4000萬,從業人員超過8000萬。個體、私營企業的就業人數在就業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了75%。
然而,毋庸諱言的是,在為經濟社會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民營企業卻遭遇了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困難和壓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融資難;二是行業準入門檻高;三是獲取某些資源方面比其他企業困難。”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在今年兩會期間如是總結。
“首先要放手。按總理說的砍掉裝錯在政府的那只手。”6日的圓桌會議上,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給以上癥結開出了“藥方”。“投資本身是企業家的事,不是政府的事。”
張維迎的上述“藥方”與李貽偉的“基本觀點”不謀而合,后者強調“(政府)不要試圖過分做過界的事情,不要去搖樹,讓企業能開花就開花”,“我到國外問地方官員,他們說企業的事不關我們的事”,李貽偉說。
除此以外,張維迎指出,政府監管應該更透明化、法制化;政府的政策應該從上到下統一,對于民營企業,政府要“改變心態、改變意識”。
無疑,中國民企的發展水平早已超脫了民企本身,而成為中國市場經濟完善程度的重要度量和中國經濟能否延續輝煌的主要指標。
“不論是怎樣的財富創造者,是國企、民企還是個體經營者,只要靠誠信公平競爭,都可以獲得應有的收獲。”在兩會記者會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如是承諾。而這一承諾,給了未來五到十年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以極大想象空間。(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