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證綜指在時隔一年后重返3000點大關,并以當日最高點“3009.71點”為黨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厚禮,并使7月股市再度迎來“開門紅”。截止到6月底,滬深股指已經在今年上半年連續收出6根月度陽線,上證綜指的半年漲幅高達65%,尤其是上證綜指重返3000點之上,讓投資者對“牛市盛宴”再度充滿遐想。
本輪行情目前已處于關鍵階段,投資者如何應對7月份的行情走勢,能否在股指上漲的過程中獲得可觀的收益,將直接影響到未來操作的心態。盡管股指在沖擊3000點關口的過程中,大盤權重股搖旗吶喊,各類市場熱點也輪番上陣,都對股指的攻城拔寨形成有力的支持。但統計顯示,大多數投資者卻并未在這輪“股指拔高”的行情中有所斬獲,因此,近期的這波上漲只能算是“只賺指數不賺錢”的行情。
在這輪“只賺指數不賺錢”的行情中,熱點顯得雜亂無序,惟一的主線就是“補漲”。目前的市場主力資金對市場熱點通常采取快速輪換式炒作手法,市場熱點也呈現“滯漲——補漲——強勢調整——滯漲”的循環中,而主導這一循環的途徑就是通過對權重股的拉升,來提升市場整體的估值空間,給其他滯漲股提供補漲的上升空間。同時,權重股的強勢調整,也給了其他熱點板塊強勢調整,繼續上漲的信心。在股指突破3000點后,市場運行模式也將維持這種權重股穩定市場,熱點板塊輪番上陣的模式。因此,要想避免“只賺指數不賺錢”,投資者更應該積極調倉換股,出局漲幅巨大的個股,減磅非熱點個股,回避業績虧損個股,積極關注前期滯漲、市盈率偏低的個股,這也是投資者“既賺指數又賺錢”的最佳策略。不過,投資者一定要關注這種循環的流暢性,一旦權重股拉抬之后,其他補漲個股無法跟上或者前期熱點板塊出現明顯回落,則股指繼續上漲的節奏將被打亂,后市面臨一定幅度的調整。
從目前來看,在上證綜指攀升到3000點后,IPO重啟后的前兩只新股并未對股市形成較大的沖擊,但這并不意味著IPO的壓力已被市場消化。市場化IPO的桂林三金、萬馬電纜的發行市盈率都高達30倍左右,上市后是否會沖高回落,甚至跌破發行價,都將對未來的市場整體走勢形成壓力。同時,此次IPO的最大特點就是市場化,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首日爆炒的情況,但對目前市盈率已經高企的其他個股甚至相關行業而言,無疑將形成較大沖擊,這也是近期很多高估值板塊紛紛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對IPO市場化對高市盈率板塊及個股的沖擊,市場主流資金只能被迫流向“價值洼地”板塊,以回避日后市場調整的風險。
在熱點板塊方面,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半年報業績預增、預盈的個股,以及行業數據逐步轉暖的景氣上升板塊,如具有漲價題材的釀酒板塊,行業回暖的地產股,以及4萬億基建投資受益的高速公路、發電設備等板塊中的個股。(金證顧問 易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