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22日宣布,調整23項個人金融業務的收費標準,涉及個人客戶的匯款、異地存取款、資信證明、綜合對賬單、外匯匯款等,部分業務收費上限漲幅達100%。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擴大中間業務占比,降低對存貸業務的高度依賴是銀行業發展大勢所趨,但在具體推進步驟上,仍應考慮國情和客戶接受程度。
推動中間業務增長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由于工行業務種類、網點很多,上調價格應該經過了內部成本效益的核算,大宗業務收費標準的提升,會對其中間業務的增長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從一季度公布的數據看,工行凈利潤同比增長6.03%,在14家上市銀行中居第二位。一季度,工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到135億元,同比增長9.66%,經過目前的調整,對其全年利潤的穩定增長無疑有正面的影響。
“去年加大撥備計提后,加之今年天量信貸投放,對于工行而言利潤壓力并不大。”分析人士認為,工行提高收費標準更多是從布局長遠考慮,目前中間業務收入僅占工行營業收入16%,此次提價所帶來的收入或者利潤在總額中將微不足道。對銀行業整體而言,90%的盈利依然來自于息差收入。但從發達國家銀行業發展情況來看,中間業務占營業收入比例可達1/3。在多次調低利率,銀行存貸差逐漸縮小的情況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無疑是銀行擴大利潤來源、降低對存貸業務的依賴必然選擇。
對于目前質疑工行調價的聲音,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就海外銀行業慣例來講,銀行提供服務收取費用非常普遍,而近年來我國銀行業收費標準也在逐步提高,但我國客戶接受銀行收費概念仍有一個過程,銀行調整服務費用需適應國情逐步進行。
中小銀行難效仿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指出,如果工行確定實施提價戰略,由于同樣具有網點眾多、客戶資源豐富的優勢,其他大型銀行可能會跟進,當年各銀行紛紛收取銀行卡年費的一幕很可能重現。但中小銀行本身客戶資源有限,在競爭的壓力下,一般不會貿然提價。
一家中小型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尚未聽說有跟進的計劃。
交通銀行連平認為,大銀行收費業務的提升并不意味著中小銀行也會跟進。由于市場地位、網點資源、業務重點的不同,中小銀行還將繼續通過低成本、優服務來吸引更多的客戶,只有通過低價進一步吸引客戶,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收入比,為業績增長提供保障。(記者 謝聞麒 張泰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