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九月十七日電 題:“老字號”滬上重現生機
中新社記者 姜煜
“二00八年長三角地區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今天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前來參觀的市民欣喜地看到,老鳳祥、恒源祥、培羅蒙等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品牌正在重新煥發青春。
“中華老字號”是中國傳統商業資源中珍貴的文化遺產,既包含歷史悠久的物質文化遺產,如“老字號”企業的傳統產品,也包含極具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特有的品牌、傳統工藝和配方等。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原中國內貿部向一千六百余家老字號企業授予了“中華老字號”稱號。“老字號”這一民間俗說得到了官方認同。
然而,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的一份資料顯示,在一千六百余家“中華老字號”中,目前有百分之二十的品牌長期虧損,百分之七十勉強維持現狀,蓬勃發展的僅占百分之十。
業內人士指出,“產品結構老、營銷方式老、觀念老”是一些老字號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此外,因為離退休員工多,負擔重;計劃經濟時代利潤大部分上繳國家,企業積累少等因素,一些“老字號”企業缺乏發展后勁。
“老字號”如何再現生機?恒源祥和培羅蒙在中國服裝業進入拐點后仍立于不敗之地,其經驗或可借鑒。最初靠賣絨線起家的恒源祥,八十年后成為了北京奧運會毛紡行業唯一贊助商,“老字號”成功運作成為知名品牌。“老字號是具有優秀文化傳統和底蘊的無形資產,要將其優勢加以最大化地利用”恒源祥董事長劉瑞旗說。
恒源祥原是一九二七年創立的一個小商店,劉瑞旗充分運用“老字號”這一無形資產的魅力,以品牌為紐帶,通過聯合經營而非直接投資的方式組建了日益龐大的“戰略聯盟”。如今,恒源祥的品牌價值達六億人民幣。
而培羅蒙的制勝之道則是回歸傳統——重新發展“高級男裝定制”產品,八十年前,該品牌就是以定制服裝而聞名海內外的。培羅蒙西服總公司總經理金建華說:“做大,我們沒有資金優勢;做精,我們倒是有先天基因。培羅蒙將在傳統中汲取營養,將老一輩精湛的手藝傳承下去。”他強調,走高級服裝定制之路并不是回到過去的裁縫鋪,“設計、營銷、服務和手藝一樣重要”。
高科技助陣,使“老字號”重新煥發生機。如培羅蒙從國外引進服裝CAD系統,可以根據客人的人體數字模型設計款式和面料,使過去最多七十二小時的制衣程序,縮短至二十二小時。
在今天的博覽會上,參觀者們紛紛表示,期待有更多的像恒源祥、培羅蒙這樣的中華“老字號”,能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適應環境、自強不息、再度輝煌。(完)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