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小額貸款項目將取得“合法身份”,轉型后將不能吸收存款
4月21日,拉著十幾臺捐贈來的電腦,富平學校小額貸款事業部的幾名工作人員準備啟程。這一次他們要去的是山西永濟,目的是去當地培訓自己新招的一批農村信貸員。這家1993年開始在全國多個鄉村進行小額貸款試驗的NGO組織正在籌備轉型,準備變身為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為了讓以后的信貸工作做得合乎規范,不能像從前那樣手寫筆記,必須教會這些村民們使用電腦。“目前除了融資和注冊之外,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下面的管理。這次培訓的內容,除了基本的會計知識和電腦知識,最主要的還是信貸管理。”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注冊資金將達3000萬元
據介紹,如果一切順利,這家名為“富平永濟小額貸款公司”將成為國內首家民營的公益小額貸款企業。
目前,該機構已經通過了當地工商注冊。在融資方面,該公司已吸收支持扶貧事業的熱心人士共1000多萬元的投資,這家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金將達到3000萬元。
此外,富平在山西臨縣、四川大邑等地分支機構也在籌劃轉型成為小額貸款公司。其中在四川的分支機構規模最大,注冊資本高達5000萬元。
轉型后不能吸收存款
此前,該組織在永濟的貸款規模為400萬元,成為小額貸款公司后,資本金得到極大擴充。據透露,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之后,貸款范圍將從原來寨子村周邊幾個村擴大到蒲州鎮、韓陽鎮70多個村莊。受益人群將會大大增加。
不過貸款的模式還是沒有變化,公司還是安扎在村子里面,農民來貸款,依然不要抵押物,還是按照原來以家庭為單位,五戶聯保,每周還款。單戶存款規模控制在2萬元以下。
唯一與原來不同的是,就是以后再也不能夠吸收存款了。因為按照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是不吸收公共存款、可經營貸款業務的新型金融機構。此前為了實現這家公益貸款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富平便采取了在貸款戶中吸收存款的方式來擴大資金規模。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原來吸收存款的利率是 6%,放款利率是12%,后來由于機構運營成本不斷增加,于是這兩項利率分別被調整為3%和18%。利差空間之所以拉得這么大,因為從成本上來講,要留出4%的空間用于防范無法還款事件的發生,還有3%要付給別人的存款利息空間,加上6%到7%的管理成本空間,總共加起來在15%左右。
希望借此有“合法身份”
談到為何要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富平學校創始人、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表示希望借此“擁有一個合法的身份”。據了解,盡管這家機構已經在各地鄉村運作了將近16年,但是一直被視為在各地政府默許情況下獨立運作的,長期以來,由于沒有一個合法地位,無法正式注冊,因此也沒有銀行賬號,連個圖章都沒有。
現在茅于軾不親自參與小額貸款公司的管理,而是委托給一群年輕人去管,他認為這些年輕人管得比他自己管得好。對于小額貸款公司未來的方向,他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機背景之下,由于城里就業不行,回鄉的農民很多,有些人想創業但是沒有資本,未來小額貸款公司可以為這樣的農民提供幫助。(記者 周鵬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