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月11日,四川綿竹漢旺鎮永遠定格14時28分的鐘樓吸引路人拍照留念。據悉,地震后一周,綿竹市決定建立漢旺地震遺址公園,計劃以漢旺鐘樓為中心,修建地震遺址公園,相關規劃已經匯報四川省級部門。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7月月11日,四川綿竹漢旺鎮永遠定格14時28分的鐘樓吸引路人拍照留念。據悉,地震后一周,綿竹市決定建立漢旺地震遺址公園,計劃以漢旺鐘樓為中心,修建地震遺址公園,相關規劃已經匯報四川省級部門。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中新網7月25日電 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今天下午舉行地震中文物受損及災后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副司長李耀申說,7月18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向國家災后重建規劃組上報了地震博物館遺址規劃建設方案。
李耀申介紹,方案初步確定了有四處遺址作為整體保護,一是北川縣城,二是汶川的映秀鎮,三是綿竹東汽漢旺廠區,四是成都虹口深溪溝。
李耀申說,根據該方案,“5·12”地震遺址博物館的主體工程,初步規劃,均實現見證和展示、紀念和憑吊、警示和反思、科普和教育、科研和發展等功能。
李耀申稱,在建設的內容上初步規劃是將采取點、線、面結合的展示體系,包括準備整體保護與展示的北川縣城等地震遺址,一些典型的地震遺址,具有收藏、保護、展示、研究等功能的博物館,就是一個博物館的建筑,適當的異地搬遷展示的典型實物,包括遇難者紀念構筑物,里面可能涉及到遇難人員的照片、姓名、年齡組成的紀念墻和其它設施。
李耀申強調,最終的目標是希望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最終把這座地震遺址博物館建設成一座整體上具有紀念教育和科普功能的多種功能集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遺址專題類的博物館。(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