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 中新社發 賴祖銘 攝
前日,中國作協七屆八次主席團會議在廣東江門召開,中國作協主席鐵凝、黨組書記李冰以及陳忠實、舒婷等一干作家齊聚江門。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出席了會議。本報記者在會議間隙采訪了鐵凝、韓少功、葉辛、李敬澤、呂雷等作家和評論家。
中國作協向來不缺乏關注的目光。從郭敬明入會,到“招安”當年明月等網絡作家,再到金庸加入作協的爭議,作協始終處于輿論風暴的中心。近日,中國作協和新浪在北京簽訂戰略性合作協議,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沖突與融合再一次被人提起。面對種種爭議,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在主席團會議上說:“有人跟我說,中國只有兩個單位可以亂罵,一個是足協,一個是作協。聽了之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說罷,會場上響起一陣笑聲,隨后是靜默。
武林盟主加入門派當官
“這次金庸先生當名譽副主席,大家都是擁護的,但關于怎樣發布消息,卻有很多不同意見。”
在8日上午舉行的會議上,主席團成員通過了金庸當選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的決議。據中國作協新聞發言人、書記處書記陳崎嶸稱,這一消息將于今日下午晚些時候正式向外公布。
自金庸加入作協的消息傳出,網上的爭議甚囂塵上,“武林盟主卻入門派”、“金庸是否晚節不保”……大多是有損無褒。及至后來,“內定”傳言、“當官”傳言,更是將作協一次次推上風口浪尖。對此,葉辛表示很不理解,一個作家加入作家的組織,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何變成了一次對作協的集體蔑視和討伐?
“這次金庸先生當名譽副主席,大家都是擁護的,但關于怎樣發布消息,卻有很多不同意見。”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陳建功說,如果在媒體發布,恐怕媒體的猜度又會引起無謂的爭議,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他們決定,由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這一消息。
很多80后聲望超老作家
“參加了那么多次主席團會議,我真的覺得我老了,我們都老了。希望下次的會上多一些新鮮的面孔,那么我將很高興從這里離開。”(舒婷)
“現在的文學處于一個青黃不接的時代,年紀大的作家成熟但枯竭,年輕的作家活躍但輕淺。”韓少功說。
對于韓少功“年輕作家活躍但輕淺”的論斷,《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表示了不同意見,“年輕的時候不輕淺什么時候輕淺?”他認為,雖然現在“80后”、“90后”的作家還不太成熟,但他們的清新活力是可貴的品質。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對文學的理解會慢慢發生變化,他們的作品風格也會變化。
《人民文學》今年曾推出創刊600期專號。拿到這本雜志的人驚奇地發現,這期所有的作品都出自“80后”作家之手,特別是郭敬明的長篇小說《小時代2.0之虛銅時代》成了眾人議論的焦點。對此,李敬澤認為,現在無論是從市場還是文學聲望而言,很多“80后”作家已經超過了“老”作家。“現在的老作家年輕時也在《人民文學》上發表過文章,這并不是不正常的事情,只是我們現在對80后作家的認識已經成見化了。”李敬澤認為,對這些年輕作家來說,最好的幫助不是給他們提供什么樣的條件,而是不要對80后有太多整體的指認,因為每個作家都很不相同,這種整體的指認會壓抑這一代作者的個性。
呂雷則在會議上為那些無學歷、無戶口、無檔案關系的“三無”青年作家大聲疾呼。“鄭小瓊、王十月都是很好也有一定名氣的作家,但是他們的創作環境都很艱難。”雖然鄭小瓊和王十月都是廣東作協的簽約作家,但呂雷認為,簽約作家更多的是形式上的象征意義,作協需要給這些作家提供更好的創作條件,讓他們在城市里真正扎下根來。
與網站合作并不是妥協
“以前我寫了小說也沒人評論。這次有很多網友評論,給我留言,當然也有拍磚的。對于我們這些作家來說,感覺真的不一樣。”(張笑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