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7日電 (李曉喻)號稱“史上最貴奧運會”的索契冬奧會剛剛劃上句號,又引發了一個問號:俄羅斯究竟從中收益幾何?
本屆冬奧會曾因超500億美元的總投入額備受爭議,但未來料逐漸顯現的“冬奧效應”或能證明俄羅斯并非是在白白“燒錢”。
據國際奧委會電視與營銷部總監透露,以轉播小時數和轉播渠道多少來計算,索契冬奧會的全球轉播量已超過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兩倍,轉播率創歷年來冬奧會新高。由此推斷,索契冬奧會的轉播收入將相當可觀。
索契冬奧會組委會此前透露,本屆冬奧會營銷收入達13億美元,是上一屆溫哥華冬奧會的1.5倍,創歷屆冬奧會之最。
除了直接到手的“真金白銀”,更值得注意的是索契冬奧會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此間專家表示,這種影響將呈現局部明顯、總體平穩的態勢。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陳劍對中新社記者指出,根據國際慣例,奧運會結束后主辦城市往往因投資和消費需求驟然下降,短期內出現經濟波動,預計索契也不能幸免。但從長遠來看,本屆冬奧會有助于將“索契名片”推向世界,與基礎設施的改善一道,為索契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
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對中新社記者分析說,索契一直是俄羅斯的著名旅游勝地,但由于基礎設施不足,全球范圍內的品牌效應欠缺,當地旅游業并未得到充分發展。此次的超大規模投入,有助于將索契打造成國際旅游勝地,帶動南部地區騰飛。
事實上,“索契效應”已經初步顯現。據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的報告,2013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經濟整體陷入停滯,但南部地區卻因籌備冬奧會實現了高速增長,工業生產增速達7%。
不過,與索契相比,整個俄羅斯經濟從本屆冬奧會中得到的好處似乎沒那么顯著。
陳劍指出,奧運會對主辦國的影響與該國的經濟規模、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有直接關聯,小國受到的影響往往比大國明顯。
在陳劍看來,俄羅斯是一個大國,索契這一小城市“在俄羅斯經濟這個大盤子上只是一個點”,故索契冬奧會對俄羅斯經濟的拉動作用有限。
此外,有專家認為,鑒于俄羅斯經濟的基本面,現在斷言整個國民經濟能從中獲益為時尚早。
近年來,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俄GDP增速降至1.3%,比2012年的經濟增速下降了2.1個百分點。
俄羅斯經濟增速的放緩固然與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但問題更多出在自身。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南泉指出,經濟結構不合理,過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投資和消費不足,是俄羅斯經濟的癥結所在。
事實上,此前世界銀行將2014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預期從3.1%下調至2.2%,理由正是擔心投資復蘇緩慢,消費增長滯后。
楊成認為,俄羅斯的投資環境整體不容樂觀,一大原因在于其交換機制與規范的市場經濟有很大不同。盡管俄獲得了西方認可的市場經濟地位,但實質上缺乏成熟的市場意識。官僚腐敗、法律工具主義等都挫傷了企業投資的積極性。
楊成指出,在此情況下,指望通過一次奧運會就使投資環境馬上得到顯著改善,提振投資者信心,進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這顯然是幾無可能。在此意義上,索契很可能只能產生點而非面的發散效應”。
不過,在楊成看來,以索契冬奧會為起點,俄羅斯隨后將舉辦G8峰會、2018年世界杯等一系列國際賽事和大型會議,這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局部帶動經濟增長。這對高度依賴能源資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調整工具。(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