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黨報載文稱大力推動中國慈善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09月14日 08:54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慈善事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開展慈善活動、提供慈善服務、進行慈善捐贈、充當慈善志愿者、依法組成慈善組織,給予慈善受益者無償的物質、資金、服務及其他方面的幫助。慈善事業具有志愿性、非功利性、民間性三個基本特征。在新形勢下,大力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充分認識發展慈善事業的重要意義

  慈善是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慈善事業所蘊涵的“行善積德、扶貧濟困”的利他主義精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價值觀、“善行天下、大愛無疆”的博愛理念,以及所形成的信任關系、公民責任、志愿精神等,對傳承和弘揚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公民道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大力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對自己祖國和同胞最深厚、最神圣的愛。慈善就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種博愛。特別是在特定歷史場景下,一個國家國民的慈善意識會在民族文化的作用下,升華為一種民族精神。例如,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慈善事業就成為弘揚和豐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一種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社會主義榮辱觀要真正發揮引領社會風尚的作用,依賴于每個公民的道德實踐。慈善活動就是讓每個公民都能親身參與的道德實踐。從公民個體角度來看,慈善能撥動人們內心深處那根愛的琴弦,增強其對真善美的認同,使公民在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的實際行動中體驗光榮、領悟崇高;從社會整體角度來看,慈善能夠傳遞愛心,感化和帶動那些沒有參與慈善的個體奉獻愛心,同時使受贈者滿懷感恩之心回報社會,從而形成團結互助的社會風氣。可以說,慈善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催化劑,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助推器。

  正確把握當前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狀況

  當前,發展慈善事業已成為一種世界潮流。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慈善事業也得到長足發展。一是慈善捐贈大幅攀升。2008年,我國慈善捐贈總量創下1070億元的歷史紀錄。二是志愿服務開始普及。2008年,我國志愿者隊伍超過1億人,志愿服務時間約20億小時。三是慈善組織快速發展。2009年,我國已建立3萬多個經常性捐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初步形成了社會捐助網絡。四是慈善法規不斷完善。公益事業捐贈法、基金會管理條例等相繼出臺,倍受關注的慈善事業法也已提上立法議程。

  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的需求不相適應,現有慈善法律政策與慈善事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慈善組織自身能力建設與社會公眾期望不相適應,慈善事業專業人才與慈善組織的發展壯大不相適應。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慈善組織的規模、籌款能力、社會影響力方面,志愿服務隊伍的人數、專業化程度、社會貢獻度方面,慈善文化的傳播普及和慈善活動的常態化、社會化方面。

  努力推動我國慈善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弘揚慈善文化,營造有利于慈善事業發展的社會氛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積極吸收借鑒現代慈善理念,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文化,讓慈善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培育慈善組織,夯實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礎。大力發展基層慈善組織,完善經常性捐助工作站(點)、慈善超市和在線捐贈等捐助網絡,方便廣大群眾捐贈款物和提供志愿服務;培育一批規模較大的慈善公益機構,引導慈善組織健全內部治理結構,實行陽光運作、規范管理,提高社會公信力;加強慈善工作隊伍的專業能力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慈善工作人才隊伍。

  完善政策法規,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加快推進慈善事業法立法工作,完善和落實社會募捐和捐贈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政策,調動和保護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

  健全運行機制,厘清不同主體的權責關系。明確政府部門之間的責任,避免職責交叉和缺位;構建政府與慈善組織之間的伙伴關系;推動慈善組織之間進行適度競爭、開展積極合作;合理界定捐贈人和受贈人的權責。

  創新模式載體,構建有利于公眾參與慈善的有效平臺。引入“人人可慈善”的現代公益模式,引導公眾通過慈善義演、義拍、義賣、義展等新型捐贈渠道奉獻愛心;探索“以項目吸引捐助,以捐助推動救助”的慈善模式。 (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竇玉沛)

參與互動(0)
【編輯:馬學玲】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