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專家析中俄關系政熱經冷:務實合作不能用數字衡量 查看下一頁

2013年04月03日 13:14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0)

  專家解讀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成果

  3月22日至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習近平主席將俄羅斯作為就任后的首訪國家,網民對習主席訪問俄羅斯及取得成果高度關注。為此,新華網記者專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就網民的關心的話題進行了解讀。

  記者:習主席將俄羅斯作為就任后首訪國。此次出訪兩國元首在一起會談,交流長達8個小時。俄羅斯國防部及聯邦武裝力量指揮中心首度打開大門,迎接外國國家元首到訪。您如何看待此次習主席此次訪俄的意義?

  馮玉軍:3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他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訪,充分體現了新一代中國領導人對于中俄關系的高度重視,也凸顯了中俄兩國在對方對外政策甚至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

  可以說,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是在世界處于“大變局”時代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動,不僅對中俄關系的持續深入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夢”的美好愿景、中國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決心、信心以及中國承擔與能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的意愿。

  中俄兩國領導人深入交流了治國理政經驗,進一步鞏固了政治互信,為雙邊關系的健康發展夯實了政治基礎;在經濟領域,兩國政府和相關企業就能源合作、產業合作、金融合作等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協議,進一步推動兩國務實合作取得更大進展;在國際領域,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形勢、熱點問題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換意見、增進共識、協調立場,表達了對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推動建立符合21世紀現實和潮流的“新型大國關系”的主張;在人文領域,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俄羅斯“中國旅游年”的開幕活動,以此進一步推動兩國的人文交流;在安全領域,習近平主席成為參觀俄羅斯國防部及聯邦武裝力量指揮中心的首位外國元首,雙方達成了軍事技術合作、聯合舉行軍事演習的一系列重要協議,表明中俄安全合作進一步深化。

  記者:有網友說,“回顧習近平主席的此次出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幾次公開演講。”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中談到國家發展道路問題時,他說出了“鞋子理論”——“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演講中,除使用大量“中國式語言”外,習近平還廣泛援引到訪國家的諺語。您怎么看習主席的演講風格和取得的效果?

  馮玉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條件下,“軟實力”和“巧外交”成為拓展一個國家戰略影響、提升其國際形象的重要手段,而“首腦外交”又是集中展現“軟實力”和“巧外交”的重要場合。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俄羅斯,除會見普京總統、梅德韋杰夫總理以及上院議長馬特維延科、下院議長納雷什金等俄羅斯政要外,還出席了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了演講,會見了俄羅斯漢學家和學習漢語的青年學生代表。在所有這些活動中,他舉止儒雅沉穩而又充滿自信,言談親和而不乏風趣幽默,充分展現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當代中國蓬勃發展的精神內涵。

  習主席在俄羅斯的一系列演講突出表現了他個人的語言風格,既平實自然,又切中要害。在演講中,他巧妙地運用集中了人類古老智慧的格言和諺語,取得了畫龍點睛的良好效果。比如他以“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來揭示“各國人民有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的哲理,犀利地諷刺了一些國家“削別人足”、“試自己履”,肆意干涉別國內政的行徑。而他借用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詩句“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來說明“無論會遇到什么樣的曲折,歷史都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向前發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表達了對于“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心。最后,他引用了俄羅斯諺語“大船必能遠航”和中國古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來表達中俄關系一定能夠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更好造福兩國人民,更好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這些經典詩句和格言的運用,拉近了與聽眾之間的情感,體現了中俄文化異曲同工之處,取得了形象生動、入木三分的傳神效果。

【編輯:肖媛媛】

>國內新聞精選: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