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專訪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落實氣候行動 中國說到做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專訪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落實氣候行動 中國說到做到

2025年11月13日 20: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視頻: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中國踐行承諾,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確定性力量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巴西貝倫11月13日電 題:專訪黃潤秋:落實氣候行動 中國說到做到

  記者 俞嵐 王高飛 劉文文

  貝倫,巴西帕拉州首府所在地,地處亞馬孫雨林腹地,世界流量最大的亞馬孫河從這里奔騰入海。

  這幾天,因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的召開,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科學家、企業家等齊聚于此。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代表團和中國方案一直都是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會議期間,在繁忙的COP30“中國角”,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

  特殊時間坐標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頗為特殊。十年前,被譽為“全球合作”典范的《巴黎協定》達成,人類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邁出里程碑的一步。十年間,在焦灼的博弈與磋商中,全球氣候談判跌宕進行,如今,氣候峰會走到貝倫,如何推進合作依然是不變的主題。

  “推動《巴黎協定》落實,彌合分歧、攜手合作至關重要。”回顧十年來的全球氣候合作,黃潤秋表示,有積極進展,也有多重挑戰,確保《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實現全球綠色低碳和氣候韌性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黃潤秋說,落實氣候行動,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本應帶頭落實減排義務,切實兌現出資承諾,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而現實是,“一些發達國家的承諾,口惠而實不至”。

  的確,這些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上態度搖擺、行動滯后,成為全球氣候合作的障礙,美國甚至公然稱氣候變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兩度退出《巴黎協定》。

  “美國是全球歷史累計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人均碳排放量一直處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美國的‘退群’是在給全球氣候治理開倒車。”黃潤秋說。

  在不確定的國際格局中重塑信任與合作,本次貝倫大會,被外界視為檢驗全球氣候治理能否從理念共識邁向行動落實的關鍵節點。

  黃潤秋稱,隨著《巴黎協定》達成十周年,全球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而關鍵階段的關鍵就在于行動。

  “我們說到做到”

  根據《巴黎協定》,各締約方根據自身國情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并每五年更新一次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今年是各國提交新一輪NDC目標的重要節點。

  專訪中,黃潤秋多次提到“2030”“2035”兩個重要年份。

  “五年前,中國明確2030年NDC目標,五年來,中國落實目標的成效顯著,而且已經提前完成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和森林蓄積量等目標。”黃潤秋說。

  今年9月,中國宣布2035年NDC目標,包括“到2035年,中國全經濟范圍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爭做得更好”等,目標歷史性地擴展到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并首次提出了溫室氣體絕對量減排目標。

  本次貝倫大會前,中方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中國2035年NDC目標報告。中國代表團介紹,中方目標對標《巴黎協定》目標,符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情景范圍,是有力度、有雄心的。

  黃潤秋說,大部分發達國家從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到現在,時間跨度20年到50年不等,與中國達峰后5年左右下降幅度不能相提并論。中國此次承諾的下降幅度(7%至10%)和絕對量(10億至15億噸)都顯著高于歐美國家同期水平。同時我們還提出努力做得更好,進一步顯示了中國積極的姿態。

  這次大會期間,中國的NDC目標成為各方聚焦的話題。在COP30“中國角”舉行的“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主題邊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評價稱,“中國始終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支柱”。

  “中國人常說,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我們承諾的事情,一定能做到而且做得好。”黃潤秋說。

  辦好自己的事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上個月,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強調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增強綠色發展動能。

  這幾天,在出席COP30“中國角”系列邊會活動并會見外方高級代表時,黃潤秋多次向外方介紹,這些年來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行動: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清潔能源體系和碳交易市場,碳市場覆蓋全國超過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居世界首位,全國每消費3度電,就有1度來自綠電;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10年全球第一,綠色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對中國而言,我們一定要辦好自己的事。”黃潤秋說,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

  31年前,1994年3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開始致力于應對氣候危機。中國是《公約》首批締約方之一,也是最早簽署和批準《巴黎協定》的國家之一。

  黃潤秋表示,過去30年,我們見證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也見證中國不斷發展強大的進程。尤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這些發展成就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有決心、有底氣、有能力的根本所在”。

  當前,面對全球變暖的種種嚴峻挑戰,促進《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顯得更為艱巨和緊迫。輿論期待,本次貝倫大會能像百川匯流的亞馬孫河一樣,凝聚全球合作的磅礴力量。

  黃潤秋說,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正義的事業,即便個別國家逆流而動,但中國始終會團結國際上的正義力量,把握綠色低碳轉型時代潮流,為全球氣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穩定性、正能量。(完)

【編輯:李巖】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