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養路費之“癢” 地區間的利益牌

2006年12月30日 10:48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從1998年爭論“費改稅”至今,處于決策敏感期內難以適從的不僅有車主,還有各地交通部門和養路費稽征隊員

  唐建武因公死亡。媒體報道,原定不久他就要結婚了。

  唐之前當過武警,2003年復員后來到成都市青白江區公路稽征所,被聘為“協助行政執法員”。這個所如今僅有8名稽征隊員,其中只有一人屬于正式稽查員,其他均為“協助行政執法員”。當然,他們的身份得到四川省人大法制辦認可,并獲發了執法證。

  在四川全省181個縣里,共有203個公路稽征單位,而正式的稽征人員只有1342人,平均每個單位正式工作人員6至7名,真正能上路執法的僅僅1~2人。另一方面,四川全省今年收繳養路費的任務為40億元,平均到每個稽征人員頭上300萬。而按交通部的內部規定,每個稽征員的年任務量不能超過50萬元。

  在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2000年開始,四川省嘗試招收“協助行政執法員”,由正式的稽征隊員帶領上路,這些協助執法員主要負責上門追欠和路上執法。但由于后者沒有制服,在執法過程中時常引發沖突。5年來,發生暴力沖突40余起,死兩人。

  稽征部門認為,從1998年爭論“費改稅”至今,養路費收取工作進入了困難期,這個局面不僅造成了車主逃費普遍,也讓稽征部門人心惶惶。

  “費改稅”敏感時期

  四川省交通稽征局副局長趙盛玉是個老稽征隊員了,改革開放初期他在四川大涼山追繳養路費,都是帶著槍上路的。他說,四川地域廣,民情復雜,手段不硬一點,不行。

  當時,稽征和交警還是一家,1988年,兩者分家,由于稽征沒有交警那樣的強制執法權,手段不硬,趙說,從那時起,稽征處境開始不妙。

  至1998年,新的《公路法》明確了“費改稅”的改革思路,稽征部門的處境愈發樂觀不起來。

  在這一背景下,傳聞養路費收取部門面臨被取消,稽征人員要分流,致使稽征內部工作情緒不高,車主逃費情況愈烈。

  事實上,早在1994年,有關部門就正式提出開征燃油稅的動議。時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的金人慶也幾乎每年都向外界透露,燃油稅相關工作已然就緒,將在適當時候擇機出臺。

  但出臺之“機”,一等8年無果。

  在這8年里,稽征人員身份尷尬,交費車主態度曖昧。每至年關歲末,各地都要掀起一輪新的“費改稅”熱議,而這個時候,也是雙方沖突最為激烈的時日。

  8年來,趙盛玉記得單位喊了無數次的散伙,辦公場所始終維持在臨時狀態,人員不敢進,新東西不添置。

  “沒有比處于這個邊緣狀態更難受的了,8年過去了,看來這種尷尬的局面還將維持下去。”趙盛玉說,這些年單位人心惶惶,人員只出不進,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但車輛不斷增加,稽征部門任務日益增重。

  而“費改稅”態勢一直模糊不清,也使得稽征人員和車主一直沖突不斷。

  那幾年,四川省稽征部門每年都有超過50臺車輛在執法中被砸。據交通部不完全估算,從1998年至今,全國養路費的收取至少損失了500億。

  全國和趙盛玉一樣靠收養路費吃飯的人有50萬,而在四川28萬公里的道路,收費路程不足3萬公里,還有25萬公里的道路完全靠收取的養路費維護。面臨這一現實壓力,在稽征人員數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從2000年開始,這個省的養路費逃費車輛從來沒有超過3%。

  他們依靠科技手段和協助執法人員,今年將養路費征收任務定到了40億,這個標準是由上年的已有車輛加上新增車輛的數字測算出來的。

  但是,由于今年長途旅游客車和出租車的養路費大幅度降低,四川省稽征人員算盤上的數字又少了一筆,據趙估算至少少收7000萬。而全省40億的任務已經細化到各縣,如果任務目標落空,稽征人員完成不了本年度目標考核,則收入將大打折扣。

  而今年8月24日,《檢察日報》刊登律師周澤的文章《養路費:最近六年都是違法征收》,使稽征人員執法環境雪上加霜。

  文章刊登次日正好是收費日,四川的稽征人員感覺這一天來繳費站交養路費的人明顯少了。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不久之后數據顯示,截至10月份,四川省欠費車輛已達6萬輛,而上半年這個數字一直控制在2萬輛左右。

  地區間的利益牌

  造成四川全省養路費荷包不足的原因并不止于此,另一個威脅來自各地對費源的爭奪。

  在全國,各地車輛養路費的征收標準并不統一。四川省客車每噸每月的收費標準為220元,貨車為170元。而在全國最少的西藏,客車的養路費為130元每噸每月,全國最高的地方標準為300元每噸每月。

  標準不平衡,造成了車輛地區間流失。四川僅今年一年,據稽征部門的測算,外流車輛就達4萬輛。

  這些車跑在四川的路上,卻把養路費交給其他省,本地的稽征部門看了自然不好受。

  為此,四川省曾聯系相鄰各省召開聯席會議,但始終收效甚微。

  四川稽征部門官員認為,與該省利益爭奪最大的當屬重慶市。由于后者屬于直轄市,有很多政策優惠,養路費收費標準低,公路稽征門檻也低,致使很多四川車輛外掛重慶。

  像曾偉紅那樣違規的超載車輛,在重慶是可以按行駛證標準繳費的,而在四川,稽征部門卻對他說“不”。

  四川省的另一個爭奪對象是內蒙古。2004年,內蒙古出臺紅頭文件,規定凡是從內蒙古買車上戶,繳納養路費的車主,一切稅費減半,這一政策吸引了鄰省大批的車輛駛向內蒙繳費。

  這自然也引起了相鄰各省稽征部門的不滿,2005年河北、黑龍江和四川將內蒙古交通部門投訴到交通部,后者曾公開批評內蒙古的做法。

  但效果甚微,政策未變,各省的車輛依舊不斷外流。

  進入第四季度,養路費進入清算季,也是能否完成全年征繳任務的關鍵期。越來越多和唐建武一樣的“協助執法者”開始上路,展開清欠追繳。

  這一時刻,欠費萬余元的曾偉紅,與稽征人員狹路相逢,雖然這只是一起偶發事件。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王剛)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