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軍區某防空旅“夜老虎”脫胎換骨威風八面(3)
參與互動(0)濟南軍區某炮兵旅 “組合拳”精快靈巧一擊制敵
10月中旬,渤海之濱,記者跟蹤采訪一場火力打擊演練,頗感納悶:參演一個旅,不見幾門炮。然而,旅長婁純泗的指揮終端上卻顯示:對“敵”火力支撐點、機動裝甲分隊、指揮所等5個重要目標的毀傷效果均達70%。婁純泗指著毀傷數據告訴記者:此番演練,素有“戰神”之稱的炮兵化整為零,模塊化編組靈活多變,雖然沒有了萬炮齊發的大場面,卻實現了多方向、全縱深炮火支援,體系作戰能力有效提升。
變化源于該旅官兵的一段尷尬經歷——去年深秋的一場演練中,紅方作戰體系內的該炮兵旅剛剛在藍方陣地前擺下陣勢,藍方就主動后撤,紅方裝甲集群迅速追擊,卻由于龐大的炮兵群撤收緩慢,無法及時跟進支援,致使前出的裝甲集群被對手“包了餃子”。
“重拳出擊”為何跟不上體系作戰節奏?該旅官兵復盤發現:傳統的炮兵作戰編組配置集中、行動緩慢,在此基礎上構成的作戰體系,難以實現“精打、快打、巧打”的毀傷需求。為此,該旅打破建制和傳統部署模式,按照“小型、合成、高效”原則整合力量,將部隊編組為3個小型炮兵群和3個機動炮隊,通過縱向鏈接、橫向聯通的野戰信息網絡,形成靈活組合的火力模塊,嵌入作戰體系。
既能獨立作戰,也能聯合打擊,模塊編組推動了戰法創新。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各個火力模塊時而在本方區域配置,時而縱深機動打擊,真正實現了體系火力由兵力集中向效能集中轉變。(解放軍報訊 曹琦、特約記者傅開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