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和平方舟8月3日電 (江山 劉洋)8月1日,正在執行“和諧使命-2017”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組織了一場“學領袖統帥講話、強和諧使命擔當”專題交流討論,三名同是19歲義務兵的發言格外有意思。
“我的父親叫徐鋒,曾在陸軍某集團軍服役,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可以說,我是在父親的戰斗故事中長大的。”說起為什么入伍,記者留意到,主機兵徐濤明亮的眼睛露出了堅毅眼神,“父親一直都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也要像他一樣,好男兒,當兵去,保家衛國。”
主機兵被譽為艦艇心臟的“守護神”,干不透的海魂衫和迷彩服是他們默默奉獻的最生動寫照。徐濤的戰位是悶熱難耐的機艙,高溫高噪是日常的工作環境。
“和平方舟有潔白的船體和漂亮的外形,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醫術高超的醫護人員,同樣,也得有我們這些主機兵。”徐濤上船三個月就順利通過能力認證和崗位合格考核,年紀輕輕已經獨立值更,獨當一面。
“我與徐濤的崗位不同,卻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崗位特別重要,精神特別能奉獻。”艙段兵宋凱樂接過話來:“我的戰位在損管中心,負責監控全船淡化水、冷卻水及污水處理系統和艦艇裝備的運轉情況。”
宋凱樂介紹,艙段兵就像艦艇的“私人醫生”,哪有毛病問題,他要第一時間知道,并做好上報、記錄、排查工作。“沒有我供油供水,徐濤的機器得趴窩,鄭嘯威也做不成飯。”
內向的給養員鄭嘯威一直在傾聽,輪到他發言時,眨了眨單眼皮,臉上的青春痘透露他青春的年華。“我父親是汽車兵,在海軍開了十幾年車,現在轉業到了地方。我加入人民海軍也算是子承父業,雖然崗位不同,使命卻一樣。”鄭嘯威說,作為一名給養員,他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做好營養搭配,在巡庫查庫中記錄溫濕度、進出庫存量,還要挑揀清理腐敗變質的瓜果、蔬菜等等,有時也幫幫廚,工作量一點也不小。
“381人的飯菜量,不說堆積如山,大家也是可以想象的。”鄭嘯威比喻道:“如果說,徐濤是艦艇心臟的‘守護神’,宋凱樂是艦艇生命的‘私人醫生’,那么我應該屬于全體任務人員的‘營養師’。其實,每個崗位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是完成任務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19歲青春,燦爛如花。這三名水兵是全體任務人員中年齡最小的兵,卻是人民軍隊90年本色不變的根。
“每個年輕水兵,他們堅守每個崗位、懷揣每個夢想,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強軍夢的創造者、實現者,他們代表著軍隊的未來。”任務政委金毅說,在建軍90周年之際,作為聽黨指揮、忠心報國、英勇奮斗的英雄軍隊,我們航行在和諧使命的途中,走出國門,就代表著祖國,懷仁揚帆,就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