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互動(0)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早產兒、低體重新生兒的搶救存活率不斷提高,但由于早產兒器官發育不全和醫療救治措施干預引發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已成為高收入國家兒童致盲的首位原因。張波洲委員關注到這一問題,建議盡快建立健全我市新生兒眼保健體系,保護兒童身心健康,對新生兒視覺障礙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減少眼病導致的視覺損害。
張波洲委員在提案中指出,目前,負責新生兒健康保健的婦幼保健機構普遍缺乏具有眼科專業知識的保健人員,對新生兒視覺發育以及涉及兒科和眼科交叉學科的疾病還缺乏認識,對如何進行新生兒眼病篩查及視覺發育檢測沒有概念,特別是農村牧區沒有具備眼科專業基礎知識的人員,新生兒視覺保健的健康宣傳及基本疾病篩查工作尚屬空白。
為了使全社會更多的人認識到新生兒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達到新生兒眼病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的目的,張波洲委員建議盡快建立健全我市新生兒眼保健體系,確保我市新生兒、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就如何建立健全我市新生兒眼保健體系,張波洲委員提出了四點建議:一、醫療機構成立合作機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新生兒眼保健工作屬邊緣學科,涉及眼科學、視覺生理學、屈光學等多個高度專業性的學科領域。開展新生兒眼病篩查、視覺檢測所需的設備儀器較專業,需要較大資金投入,因此,新生兒眼保健工作應由衛計委牽頭,專業眼科醫院與婦幼保健機構相互配合,對新生兒眼健康進行早期干預,力求減少眼病導致的視覺損害;二、組建眼科檔案,建立長效機制。新生兒眼保健是集眼病篩查、診斷、矯治、宣傳為一體的綜合措施。由于新生兒個體眼健康情況不同,專業眼科機構應對新生兒主要眼病的患病情況、流行規律、致病的危險因素等建立電子檔案,并定期對新生兒眼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三、系統化組建三級網絡體系。旗縣區、鄉村綜合醫院對開展適合新生兒眼病的早期治療還有很大缺陷,新生兒眼病專業還局限在斜弱視領域。對此,應由衛生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建立新生兒眼保健三級篩查和治療體系,眼科醫院為一級預防體系,旗縣區醫院為二級預防體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村衛生院為三級預防體系,建立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護新生兒眼健康;四、帶動首府醫療事業的發展,示范全區各盟市。在我市建立健全新生兒眼保健體系是符合時代醫療需求,帶動首府醫療事業發展的具體措施,作為首府城市,應力爭走在自治區前列,并起到示范作用。(本報記者 志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