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吊牌越做越大”“比衣服還夸張” 巨型吊牌背后的電商退貨博弈

分享到:
分享到:

“吊牌越做越大”“比衣服還夸張” 巨型吊牌背后的電商退貨博弈

2025年11月14日 08:12 來源:成都商報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吊牌越做越大”“比衣服還夸張”

  巨型吊牌背后的電商退貨博弈

  有廠家兩月售出30萬個,專家指信任重構才是治本之策

  “衣服越做越小,吊牌越做越大……”近日,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A4紙左右大小的衣服吊牌,感嘆“吊牌比衣服還夸張”。

  有商家稱,巨型吊牌是無奈之舉,主要是為了防止惡意退貨。部分消費者買完衣服,穿著拍照發完朋友圈后,利用電商平臺“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則退貨,有些被退回的衣服上有明顯的污漬,影響商品二次銷售。

  專家指出,使用巨型吊牌是商家的無奈之舉,反映了部分消費者濫用“后悔權”,以及商家對消費者的不信任。但使用巨型吊牌并非長久之計,建議消費者要理性消費,避免濫用“后悔權”,商家也要適度容錯,精準區分消費者,采用不同尺寸吊牌。

  商家采用巨型吊牌

  防止部分消費者“穿完再退”

  “新買的漢服旋裙,吊牌大小快趕上A4紙的尺寸了……”“雙11”前后,社交平臺上多位網友曬出服裝吊牌,尺寸為A4紙左右大小,并感嘆,“衣服越做越小,吊牌越做越大”“吊牌比衣服還夸張”。

  對于使用巨型吊牌,多位商家表示,這也是無奈之舉。一家從事女裝電商的賣家提到,“每次看到評論區說‘吊牌比衣服還夸張’‘穿著像背了個小書包’,我們都在屏幕前又哭又笑,這其實是被逼無奈設計”。

  她回顧,曾收到一位顧客的退貨申請,衣服上沾著明顯的火鍋油漬還勾了絲,但吊牌早就不翼而飛。按照規定,沒有完整吊牌就無法二次銷售,最后這件衣服只能內部消化。還有不少消費者穿著新衣拍完照就退貨,甚至還有消費者備了通用的防盜扣,穿完衣服后扣上自己買的防盜扣再退回。

  “所以我們決定用巨型吊牌這種‘笨辦法’,把吊牌做到顯眼但不妨礙試穿的位置,防止部分消費者穿完再退。”上述從事女裝電商的賣家說。

  “看似離譜,其實是沒招了。”另一家從事國風服裝銷售的電商賣家表示,雖然有消費者吐槽巨型吊牌會影響試穿,但還是希望其他消費者收到的衣服不是別人已經穿出門的,為防止消費者看不清試穿效果,她們已將吊牌從領口位置改到衣服下擺處。

  巨型吊牌銷量增加

  有生產商兩個月售出30萬個

  “之前吊牌都是標簽、巴掌或手機大小,今年開始巨型吊牌大批量增多。”從事吊牌生產近10年的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今年開始銷售A4或A5紙大小的標準現貨吊牌,近兩個月巨型吊牌的售出數量明顯增多,達30萬個,是之前的10倍以上。

  回顧做巨型現貨吊牌的契機,吳先生表示,去年有個售賣禮服類服飾的客戶定制了一批A4紙大小的吊牌,讓他有了售賣巨型吊牌的意識。

  “電商和直播帶貨商家訂購巨型吊牌的比較多,85%以上都是女裝。”吳先生提到,部分消費者買完衣服,穿一兩次或者拍照打卡發完朋友圈后,利用電商平臺“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退貨,而巨型吊牌尺寸夠大、字體夠大,放在外面很明顯,藏在里面穿著不舒服,能防范部分消費者穿出去拍照打卡。

  相較于普通吊牌,巨型吊牌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主要是做批發、走單量,批發巨型吊牌單價在0.2—0.4元之間,比普通吊牌貴0.1—0.2元。

  “(客戶)基本都是買A5大小的吊牌,A4的成本較高,一個月用5萬套,可能就有一兩萬元的成本。”吳先生表示,目前使用A4紙大小巨型吊牌的商品,主要是價格相對較高的禮服類服裝,而A5紙大小的巨型吊牌大部分服裝都適用。

  防止濫用退貨規則

  專家:根本路徑是“信任重構”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巨型吊牌現象是商家在高退貨率和“穿完即退”濫用壓力下的一種“物理防御”,把吊牌從信息載體異化為“防試穿”工具,本質上是商業信任流失的極端表現。但巨型吊牌無法解決惡意退貨,只是“把戰場前移”。一方面會加劇買賣雙方的對立,使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下降;另一方面會增加成本,成本最終會攤進售價,造成誠實的買家替少數人買單。

  “防止濫用退貨規則惡意退貨,平衡買賣雙方利益的根本路徑是‘信任重構’而非‘硬堵’。”柏文喜舉例,電商平臺可以推行“兩段式退款”——先退70%,收貨驗收無穿著痕跡后再補30%。同時對合規經營的商家給予流量傾斜、運費險費率優惠,對誠信消費者提供“極速退”“免舉證”白名單,實現“良幣驅逐劣幣”。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使用巨型吊牌是商家的無奈之舉,背后反映了部分消費者濫用“后悔權”。但使用巨型吊牌并非長久之計,建議消費者要理性消費,避免濫用“后悔權”。而惡意退貨僅是少部分情況,商家也要適度容錯,精準區分消費者。

  此外,平臺不能縮短七天無理由退貨期,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凍結所有無辜消費者的“后悔權”。防止濫用退貨規則惡意退貨的治本之策是——清除虛假廣告與誤導性宣傳,加強消費者理性教育,從源頭上降低無理由退貨概率,平衡買方和賣方的權利。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李海顏

【編輯:李巖】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