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0日、12日兩次故障停車之后,7月13日京滬高鐵又出故障。13日上午,由上海虹橋開往北京南的高鐵G114列車在鎮江南站附近非正常停靠,一個半小時后換備車前行。
“由上海虹橋開往北京南的高鐵G114列車,本應于10:05離開鎮江南站,列車長稱沒信號,開不了,現乘客正準備換車。”網友“大樹_CUPL”在微博上爆料稱,乘客在列車上滯留了一個半小時后,才換備車繼續前行。
繼10日、12日兩次故障停車之后,7月13日京滬高鐵又出故障。13日上午,由上海虹橋開往北京南的高鐵G114列車在鎮江南站附近非正常停靠,一個半小時后換備車前行。
“由上海虹橋開往北京南的高鐵G114列車,本應于10:05離開鎮江南站,列車長稱沒信號,開不了,現乘客正準備換車。”網友“大樹_CUPL”在微博上爆料稱,乘客在列車上滯留了一個半小時后,才換備車繼續前行。
還有網友爆料,G114列車上午9點34分從上海發出后,運行一直不正常,最高時速只有130公里。車留在鎮江檢修后,鐵路方面從南京調一輛備用車趕到鎮江,接走列車上乘客。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表示,高鐵有問題可以理解,重點是如何改進。
同期聲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 教授 孫章(這里面我覺得可以值得吸取教訓的 可能有這么幾個方面 有改進空間 第一就是我們的預警系統 僅是通知調度 不能同時通知司機和運營第一線的工作人員 他們不知情 這個今后要改進的
第二個就是我們的預警系統還要加強 地方的氣象臺站應該要互通互用 比如說北京的高鐵還沒開出來 就告訴他山東有大風大雨 這樣就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 旅客也有思想準備 你做這趟車可能要晚點
第三個改進是我們的車輛設計 好像我們對應變的考慮還不夠 雖然我們有應急的蓄電池 它的需電器的容量可能太小 照明維持不了一兩個小時 不能帶動空調 那么窗戶的設計全封閉 那就有問題 每個車廂應該有兩扇窗工作人員可以開啟)
(正文)
此外,日本拓殖大學的王曙光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如何及時適當地應對突發情況,是全世界高速鐵路都需要面對的最重要的課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
記者徐明睿 徐銀 康玉湛 上海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