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播】昨天我們說了醫學專業的學生自己都感覺當醫生沒有安全感,而且單單是從今年以來,從溫嶺殺醫案到北京120醫生深夜出診被打,再到廣州ICU病房醫生被打……內地醫生頻繁遭遇暴力事件!傷不起啊,有木有?這年頭,醫患關系怎么就變成了打打殺殺?在緊鄰我們的香港,醫患關系又如何呢?
【解說】在香港,醫療事故的發生并不鮮見,但是醫院暴力事件卻少有聽聞。據香港醫管局介紹,醫護人員受到暴力對待的,主要是前線護理及護理支援人員,主要涉及精神科,而醫療人員受暴力對待的呈報個案占總數不到5%。醫院暴力事件較少在香港發生,主要是因為香港有嚴謹的醫療事故呈報機制和多渠道的患者申訴機制。
【口播】昨天我們說了醫學專業的學生自己都感覺當醫生沒有安全感,而且單單是從今年以來,從溫嶺殺醫案到北京120醫生深夜出診被打,再到廣州ICU病房醫生被打……內地醫生頻繁遭遇暴力事件!傷不起啊,有木有?這年頭,醫患關系怎么就變成了打打殺殺?在緊鄰我們的香港,醫患關系又如何呢?
【解說】在香港,醫療事故的發生并不鮮見,但是醫院暴力事件卻少有聽聞。據香港醫管局介紹,醫護人員受到暴力對待的,主要是前線護理及護理支援人員,主要涉及精神科,而醫療人員受暴力對待的呈報個案占總數不到5%。醫院暴力事件較少在香港發生,主要是因為香港有嚴謹的醫療事故呈報機制和多渠道的患者申訴機制。
按公立醫院的嚴重醫療事故呈報政策,規定有9類事故、2類重大風險事件必須在事發后24小時內通過醫療事故匯報系統向醫管局呈報。每宗個案都會由醫管局委任的專家小組調查,并提出改進措施。私家醫院自從去年被香港審計署披露延遲通報嚴重醫療事故后,特區政府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也正朝著統一的公私醫院呈報標準邁進。
此外,在香港,取代“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是多渠道的患者申訴機制。作為病人,您如果想申訴,首先可以選擇向醫院投訴,醫院一般在6周內,復雜個案在3個月內回復;如果經醫院處理后,您還不滿意,還可以就醫院的裁決向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提出上訴,一般回復時間為3-6個月。
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曾經在香港醫管局工作11年,她對于患者申訴機制十分了解。
【同期聲】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 繆少群
我們用的處理方法 是一個傳統接受投訴的方法 市民、病人或者病人家屬覺得他不滿意醫療程序和效果 就去醫院投訴 當時的公立醫院有幾十家 每家醫院都有病人聯絡主任這種角色 由他們接受到投訴之后 就會去調查 交給相關的部門去處理 處理完之后就回答給那個市民 或者是一些家屬究竟這件事是怎樣。
【解說】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在獨立醫學專家的參與下進行調查,并回復投訴人,最后提出改善建議。如果向醫管局投訴還不滿意,患者還可以向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立法會秘書處、香港醫務委員會等8個機構提出申訴,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等方式來維權。
【口播】醫管局公眾投訴委員會成員身份獨立,大部分都是非醫管局人士,來自社會各界,當中包括病人代表。這真是全民總動員啊。其實,在香港,最近幾年還出現了“醫護事務調解計劃”,調解真的管用嗎?如何化干戈為玉帛?我們下期節目接著聊。

關鍵詞:醫患關系
分類名稱:
中新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