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臨沂9月13日電(楊曉衛)“變化真是很大,誰能想象原先貧窮的老區能有這么現代化的機械和干凈整潔的廠房。”有過6年基層車間的工作經歷讓美國華網社長胡大江在臨沂重型機械生產基地車間里不禁發出感嘆。
50余位華文媒體老總在出席完第七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后,于10日、11日走進山東臨沂參觀考察當地文化遺產開發、現代物流發展與城市建設等情況。一路上看到臨沂老區的現代化轉身,華文媒體老總們不時發出“超乎想象”的感嘆。
在重型機械生產基地,華媒老總們的相機快門沒有停過,穿工作服帶安全帽的一線工人、干凈整潔的車間地面、排列整齊的成千上萬臺成品挖掘機都成了他們鏡頭的寵兒與合照的明星!跋胂蟛坏轿羧崭锩蠀^會有這么快速發展”,澳華文學網總編輯譚毅在不停按動快門的同時更重視細節,她說,“廠房如此干凈,對工人的保護措施都非常到位!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來自美國的《美中信使報》社長金鳴峰哼唱著《沂蒙山小調》《沂蒙頌》等經典的紅色歌曲完成了他的首次臨沂之行。金鳴峰說,從來不知道革命老區竟有這樣發達的物流業。他已經幫在美國學物流專業的兒子聯系了好幾家有名的物流企業進行交流學習。這樣交流的機會很難得,希望通過交流考察使國內的物流業獲得更好發展。
澳中傳媒集團總編輯黃成威是位鐘情于中國書法藝術的古體詩人?赐赉y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站在嶄新整潔的書法廣場黃成威仔細觀看著王羲之《蘭亭集序》和歷代書法名家作品的碑刻,忘情地流連在書法藝術氛圍中,他不禁感嘆,“幸好來到這里,這么多珍寶如果能給我兩天時間研究那真是太幸福了”。為表紀念,黃成威作七絕《臨沂書法廣場》詩作一首:“今古法書匯廣場,蘭亭雅興醉流觴。沂城聚寶千家筆,勝地長縈翰墨香。”
《澳門早報》總經理劉林峰表示,現在中國內地發展太快了,我們不能總是停滯在原來的印象中,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及時溝通交流。這次看到老區的新貌很震撼,遠超想象,應該說是一種意外的收獲。
臨沂古稱瑯琊,是東夷文明和鳳凰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少昊故國、瑯琊故郡、書法圣城、三圣之鄉”之稱;近代的臨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貧苦勞動人民形象革命歌曲影響一代人;當代的臨沂依靠其明顯的區位優勢迅速發展,被稱為“物流之都,商貿名城”。(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