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鐵律
稱一稱金飯碗的含金量
●工資福利 公務員部門冷熱兩重天
王俞 女 28歲 北京市機關工作人員
背景:截至2007年公務員考試報名最后一天, 國家廣電總局干部人事管理的職位招收兩人,報考者接近8000人,成為報考比例最高的職位。而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深圳分局招2名主任科員以下的職位還無人報名。
如果說在張秀敏的年代,公務員只是個名分,在周亮的年代,公務員只是個鐵飯碗,到了王俞當公務員時,公務員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金飯碗了。畢業時,王俞報考了一個較為冷門的單位,“我不太喜歡競爭特別激烈的工作,按照性價比來說,從科員2000多元的工資上漲到現在的3000多元工資,我工作所承受的壓力與收入基本匹配。”
但端著同樣的“鐵飯碗”,飯碗里裝的東西也可能有天壤之別。“冷門和熱門的區別,一是物質條件,一是心理感受。”王俞說,由于她們部門的日常工作注重研究方面,“做研究肯定得花時間,不僅是正常的8小時內,8小時外、節假日也可能在工作,但我們沒有加班費,加班產生的支出,比如吃飯、交通,都沒有補貼。”而一些熱門部門不僅支付加班費,還有各類補助,“光是這筆錢每月就有2000元左右,差不多是一個人的工資。”
今年報考了商務部的清華傳播學院研三學生江琳則直截了當地說:“既然要報,為什么不報一個熱門?”江琳認為,進入商務部能夠干很多很實際的事情,也更有挑戰性。“你進一個不知名的公司,工資是3000多元,在國家機關,也是這么多,但社會地位絕對是不同的,別人對你的尊重度也會不一樣。”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孫柏瑛告訴記者,熱門職位接觸上層信息平臺的機會比較多,有很多信息來源,與領導有間接或直接的接觸,升遷、發展空間比較大。而冷門職業專業性較強,工作辛苦,升遷機會也不是很大,其職位的回報率較低。
●安全系數 高薪白領不如公務員
王超 男 28歲 今年報考了國家廣電總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
背景: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自1996年實施至2003年的8年間,據人事部統計,共有1.9374萬名不合格公務員被辭退,年均不到2500人。按照全國近500萬公務員計算,公務員年辭退率僅約0.05%。北京市公務員辭退的比例更低一些,截至去年統計時,北京10萬公務員僅辭退300多人。
王超以前從事過媒體、廣告、旅游等多種職業,終于靜下心來找一份他過去看不上的“坐辦公室”的職業。他用一個朋友的事例來說明這個轉變的原因:“我有一個同學,非常優秀,畢業后進入一家民營企業,公司開給她的年薪是20萬元。這個數字的確令人羨慕,而真正算一筆賬下來,就知道里面的風險了。”王超說,由于公司沒給上保險,也沒有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這位同學只得自己購買商業保險、貸款購買商品房。公司競爭激烈、壓力大,她到了30歲還不敢結婚,更不敢生孩子——如果休產假就可能什么都沒有了。而且還得考慮養老問題,每月必須固定存下一筆錢,結果根本剩不下多少。最想不到的是,去年公司由于高層變動,解聘了一批人,這位女同學也正好在其中。
國家行政學院的楊偉東教授指出,自1994年起,全國各級行政機關98%的公務員參加了年度考核,每年有13%左右的公務員在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公務員。考評制度決定了公務員優勝劣汰,但關鍵是什么標準的公務員算是不合格?以‘德、能、勤、績’4個方面進行考評,這樣的標準太粗放了,在具體操作中就更難把握。根本問題是建立行政執法的責任制,類似于企業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確定人員,劃分清楚職責權限。(趙王月)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