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52歲的李克強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登上中國最高政治舞臺。幾個月后,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年輕的副總理。
過去5年間,中國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等多個重大考驗,李克強在抗震救災、調控經濟、建設保障房、推動新醫改、保障食品安全、甲型流感等重大公共疫病防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勇挑重擔,破解復雜難題,其出眾的經濟判斷力和果斷務實的處置能力經受住了歷史檢驗。
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52歲的李克強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登上中國最高政治舞臺。幾個月后,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年輕的副總理。
過去5年間,中國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等多個重大考驗,李克強在抗震救災、調控經濟、建設保障房、推動新醫改、保障食品安全、甲型流感等重大公共疫病防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勇挑重擔,破解復雜難題,其出眾的經濟判斷力和果斷務實的處置能力經受住了歷史檢驗。
2008年,李克強履新之初,首先遭遇國際金融危機考驗。他主管發展改革、財政等宏觀部門,在經濟政策的制定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李克強先后40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視察各地工程進展。在此期間,全國累計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3000多萬套,基本建成1700多萬套,近1億人口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這是中國歷史上政府對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規模最大、工作成效最顯著的時期。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中國經濟社會領域的重大改革,同時也被稱為“世界性難題”。李克強擔任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圍繞“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根本目標,明確了“;、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確立了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清晰路徑。2009年以來,新醫改五項重點任務有序推進,中央政府先后出臺14個相關文件,各地大膽探索,不斷取得突破,使人民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普遍獲得實惠。中國僅用3年多時間,就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的全覆蓋,織成世界上最大的全民醫保網,被國際社會稱為“奇跡”。
燃油稅費改革牽涉多方利益,備受社會各方面關注,醞釀多年始終未能推出。2008年李克強擔任此項改革領導協調小組組長后,確定了公平稅賦、正稅清費的原則,組織制定新的改革方案,統籌價稅費聯動改革,抓住稍縱即逝的改革機遇,果斷決策實施。不僅減輕了消費者不合理負擔,促進了節能減排,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市場為基礎的價格形成機制,并為其他改革創造了經驗。
2012年,李克強親自“督陣”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深入一線調研,開會研究方案,重點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稅費問題。在上海取得成效,特別是服務業、小微企業稅負大幅減輕后,又力推將試點擴大到9個省(市),不僅實現了重大制度創新,而且以結構性減稅促進了“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戰略性目標。
“十二五”規劃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不僅包括總體規劃綱要,還有近百個專項規劃,涉及部門多,政策性強,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李克強長期主政地方農業、工業大省,到中央工作后,又分管發展改革、財政、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衛生等經濟社會領域的工作,使他對中國的國情深諳于心,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機遇以及面臨的挑戰了然于胸。他在領導和指導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制定中,多次到各地及各部門考察調研,分片主持召開“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座談會以及服務業、能源等專項規劃編制座談會,廣泛聽取地方、專家、企業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組織力量對擴大內需長效機制、縮小城鄉差距總體思路、城鎮化發展路徑模式、穩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經過兩年多的時間,一份備受國人期待、廣受世界關注的“十二五”規劃終于面世。
食品安全是涉及眾多部門的復雜民生問題,李克強始終牽掛于心。2010年,他出任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后強調:食品安全事關每個家庭每個人,必須重典治亂、重拳出擊,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此后,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實行一票否決;督促各地各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出現苗頭就打,及時處理了一連串重大案件,使食品安全日益惡劣的局面出現好轉跡象。
2009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呼吸系統傳染病——甲型流感席卷全球,世界衛生組織將應對級別上升到最高級。李克強果斷決定,啟動應對甲型流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協調各方面力量,多策并舉,多管齊下,專群結合,加大疫苗研發生產進度,既有力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傳播,又盡可能地不影響群眾生活和正常經濟活動,取得了抗擊甲型流感的重大勝利,也為中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創造了成功的典范。
李克強到中央工作后,擔任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在更高層次上推動這項工作,尤其注意發揮社會力量。他曾深入艾滋病民間組織辦公地點,與志愿者、感染者親切交談,鼓勵和支持他們發揮獨特作用,這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也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2011年8月,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深入香港社會各階層,出席各種經濟活動,到香港民眾中噓寒問暖。在港大,尊重當地習慣傳統,用中英文交替發表精彩演講。訪港短短不到3天,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被香港媒體譽為“李旋風”。香港金融界人士形容李克強:“自信中透露著政治智慧,儒雅干練、性格剛毅而又平易近人!
在外交事務中,李克強以其博學、睿智日益被國際社會所了解和關注。2011年初,他訪問西班牙、德國、英國,9天內出席了46場活動。每到一國,他都會在當地權威媒體刊登署名文章,闡明中國發展理念,與該國政要進行廣泛深入交流,推動中歐務實合作。其獨特而富有魅力的外交風采,給歐洲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2011年10月,為緩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李克強率團訪問朝鮮、韓國。外界普遍認為,中國領導人首次接連訪問朝韓兩國表明,這是中國在東北亞地區采取的一次重大和平外交行動,從中也顯示了李克強在國際事務中敢于碰難的外交風格。2012年4月,李克強訪問俄羅斯、匈牙利、比利時和歐盟總部,著眼運籌大國關系和推動世界多極發展。所到之處,他頻頻會見政界領袖、出席經貿活動、發表精彩演說、廣泛接觸民眾,所獲得的經貿成果頗為豐碩,展示了他立足大局又縱橫捭闔的外交才干。在他倡導和推動的首次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高層會議上,他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簽署共同宣言,搭起了雙方未來城鎮化合作“開創性的平臺”。中俄油氣合作價格多年來始終談不攏,李克強與普京會談后,提出“上下游一體化”的互利合作模式,被普京稱之為“新思路”。
文據新華社
畫面據中央電視臺

關鍵詞:
分類名稱: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