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時值冬日,甘肅河西走廊的戈壁灘上盡顯荒涼,一座史料記載中由古羅馬后裔形成的驪靬古城坐落在這里。
近日,中新社記者探訪了這座具有神秘傳奇色彩的中國古羅馬遺址。沿著甘肅省永昌縣城南的公路進入河西戈壁的深處,路經十余公里便到達了這座曾經的驪靬古城。
【解說】時值冬日,甘肅河西走廊的戈壁灘上盡顯荒涼,一座史料記載中由古羅馬后裔形成的驪靬古城坐落在這里。
近日,中新社記者探訪了這座具有神秘傳奇色彩的中國古羅馬遺址。沿著甘肅省永昌縣城南的公路進入河西戈壁的深處,路經十余公里便到達了這座曾經的驪靬古城。
驪靬是中國古代對古羅馬的別稱。據史書記載,公元前53年,一只古羅馬軍團在東征戰役中慘敗,部分突出重圍的羅馬殘余將士,流途西域,從此消失。經部分專家學者研究考證認為,公元前36年,這支古羅馬軍隊在河西走廊的戈壁灘定居下來。
走進一座名為者來寨的村莊,曾經的驪靬古城如今略顯荒涼。多數由土坯房構成的百余個院落的大門緊鎖,村中散落著幾座歷經千年風雨侵蝕過的殘垣遺址。碧眼、深目、高鼻,甚至一頭金發,像村民孫建軍、羅英這樣具有歐洲體貌特征的人在者來寨并不在少數。
【同期】(甘肅省永昌縣者來寨村 村民 孫建軍)
70、80年代的時候,小的時候,(別人)愛叫我們黃毛啊、黃頭發,(說我們)有病啊,或者是跟外國人像得很,人心里面就是不太舒適那種概念。一般就躲在家里不出門,縣城里面也不去。后來到90年代開始就習慣了,從旅游發展開始也就習慣了。
【解說】被當地村民稱為“羅馬王子”的者來寨村村民羅英五官看上去有著典型的歐洲人特征。他告訴記者,為了孩子上學和外出務工方便,幾年來村里大多數人都搬走了,有的在外租房,有的買房,他們只有農忙時回來住一段日子務農。他說,生活寬松了,村民紛紛追逐城市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優質教育。
【同期】(甘肅省永昌縣者來寨村 村民 羅英)
大多數搬走了,現在因為通過修建這個驪靬古城縣上搞旅游,他們在城里面也修下的住宅樓,還有的人到外面去要買房子,買房子伺候學生去了。
【解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海內外多家媒體對“消失的古羅馬軍團”進行連續報道后,位于甘肅河西走廊永昌縣城南10公里的驪靬古城自此蜚聲全球。如今,這里已成為河西走廊備受海內外游客青睞的旅游熱線。
近年來,當地官方圍繞“驪靬文化”,以消失的古羅馬軍團最后歸宿永昌為背景,計劃引資20億元人民幣在者來寨村周邊建設驪靬文化產業園。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陸陸續續回到了村子里,他們已從接踵而至的客流中嗅到了未來發展的商機與期待。
【同期】(甘肅省永昌縣者來寨村 村民 羅英)
(可能)以后要回來,要是旅游真正搞起來,縣上把旅游搞起來準備回來要搞旅游。因為他出去務工去,不如舒舒服服待在這掙這個錢。將來比如影視城建起來,比如拍攝電影或者電視節目,有些老百姓就考慮買些馬、買些驢,到時候參加外景的拍攝,有些老百姓想當群眾演員,還有搞些農家飯接待,這些都是他的想法。
【解說】記者在現場看到,正在建設中的“復原”驪靬古城已經有不少游客的身影,但是城內“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缺略顯“怪異”,城中心一座看似教堂的建筑物其實是座佛教寺廟。據了解,規劃21.6平方公里的這一景區由驪靬城、羅馬小鎮、驪靬大道羅馬柱景觀帶、驪靬古城遺址保護等子項目組成。
信江 甄馥睿 甘肅金昌報道

關鍵詞:
分類名稱: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