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5月31日,來自四川、重慶等西部地區的300余位眼科醫師齊聚成都,參加“2014年西部地區眼底病及角膜移植學術交流會”。
【解說】據了解,由于缺乏眼角膜移植供體,目前中國約有400萬的角膜病患者長期在黑暗中掙扎,若及時救治,其中60%的可以痊愈,但可供移植的眼角膜保質期只有5至7天。長期在第一線工作的眼科醫生對于患者因信息不對稱無法及時就診,最終失明有著切膚之痛。
【解說】5月31日,來自四川、重慶等西部地區的300余位眼科醫師齊聚成都,參加“2014年西部地區眼底病及角膜移植學術交流會”。
【解說】據了解,由于缺乏眼角膜移植供體,目前中國約有400萬的角膜病患者長期在黑暗中掙扎,若及時救治,其中60%的可以痊愈,但可供移植的眼角膜保質期只有5至7天。長期在第一線工作的眼科醫生對于患者因信息不對稱無法及時就診,最終失明有著切膚之痛。
【解說】來自四川渠縣人民醫院醫生胡克波表示,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由于眼角膜捐贈匱乏,大量醫生缺乏實際手術經驗,而如果成立眼庫聯盟,對于農村患者來說,意義將更加巨大。
【同期】(渠縣人民醫院醫生胡克波)
我們從這個講座中發現,我們其實有很多病人還是得了這種(眼科)病以后,還是有復明的希望,你比如說有些角膜潰瘍如果能得到角膜移植的話,他可能就不會做眼球摘除或者最后失明,所以說對最后復明還是有一線希望。
【解說】重慶市眼庫主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趙敏向記者指出,全國因為角膜病導致致盲或者致殘的人大概有300到400萬人,但目前中國國內眼角膜捐贈供體卻嚴重不足,每年全國范圍內做的角膜移植手術還不到一萬例,這個量和需求之間的差別是非常的巨大。
【同期】(重慶市眼庫主任 趙敏)
那么怎樣解決供給來源的問題,國外都是主要靠通過居民去世以后的捐獻,那么在國內的我們這方面的捐獻的工作應該講的話最近幾年還是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離我們的需求,相距非常非常的巨大、非常遠。
【解說】對此趙敏還認為,盡管如今有斯里蘭卡國際眼庫每年向四川地區捐贈500枚眼角膜。但是,趙敏也想借此呼吁更多市民能提高自己的意識,自愿捐贈,趙敏說“與其化為灰燼,不如幫助他人重見光明”。
【同期】(重慶市眼庫主任 趙敏)
所以我們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是發動我們更多的市民,他們加入到這么一個自愿者的行列,希望我們更多的市民身后都像我們斯里蘭卡的這些市民一樣,他們都來捐獻他們的眼角膜。
記者 何浠 四川成都報道

關鍵詞:
分類名稱: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