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產經新觀察:封關在即,如何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新網海口11月9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自貿港即將啟動全島封關運作,著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重點任務。11月8日,第二屆江東金融灣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300余位政商學界代表進行深入研討。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增強海南自貿港產業體系競爭力的重點,首先在于開放,這是海南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要在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中形成特色產業的發展動力;其次在于市場,這是海南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要在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構建特色產業鏈供應鏈;再次在于發展環境,這是企業集聚的關鍵要素,要在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中形成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南加快構建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述四大產業GDP占全省比重從2019年的55.5%增長到2024年的67%。
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執行院長郭達認為,海南自貿港封關后要以構建產業鏈為重點明顯增強主導產業競爭力,以國際化為突出特色形成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新動力。尤為重要的是,構建以金融為重點的服務體系,是形成海南自貿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條件。
與會嘉賓認為,作為新興的自由貿易港,海南自貿港在封關后與香港這一全球知名自貿港,存在廣闊的聯動空間。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李羅力說,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戰略引擎的深度聯動,正是中國應對全球變局、塑造發展優勢的關鍵一招。要實現“1+1>2”的效應,必須構建兩地穩固的合作保障機制,為雙區協同發展保駕護航。為此,要完善頂層設計,優化要素保障,同時健全風險防控。
全國工商聯常委、香港各區工商聯首席會長盧錦欽說,海南封關后,香港各區工商聯愿搭建橋梁,助力兩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封關后,海南應抓住零關稅、多交易所、跨境電商、金融互通等機遇,用好香港的出海專班、IPO資源精準務實把產業落地。
民營經濟貢獻了海南全省80%的稅收和60%的GDP,是推動海南自貿港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海南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劉峰松表示,民營經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支撐與活力源泉。
劉峰松指出,當前,海南營商環境發展總體向好,但仍存在融資、跨境金融服務等挑戰。海南省工商聯將深化政策輔導,搭建產融對接與創新信貸幫扶機制,完善信用與能力建設,推動金融之水澆灌民營企業。
本次論壇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指導,海口江東金融灣、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聯合主辦。(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9日 13:46:44
- 2025年11月06日 12:59:31
- 2025年11月05日 14:52:40
- 2025年11月04日 10:31:50
- 2025年11月01日 15:09:28
- 2025年11月01日 15:05:28
- 2025年10月31日 17:26:35
- 2025年10月31日 16:07:06
- 2025年10月31日 16:01:15
- 2025年10月31日 15:52:44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