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批“海空一體”口岸跨境直升機航線通航 20分鐘可從深圳直達港澳
11月6日上午,伴隨著跨境直升機升降的轟鳴聲,深圳國際郵輪母港正式啟用跨境直升機出入境功能。據悉,兩條航線正式運營后,深圳蛇口至香港島、澳門的在途交通時間將分別縮短至20分鐘、15分鐘以內,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30分鐘高效交通圈”從藍圖變為現實。
“空中走廊”助力要素高效流動
當天上午,深圳國際郵輪母港迎來歷史性一刻:在1號泊位,兩架次來自深圳市東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跨境直升機搭乘著首批乘客,先后完成從澳門國際機場至蛇口、從蛇口至香港信德機場的飛行。這不僅填補了深圳至澳門的直升機航線空白,也為深圳蛇口至香港機場增加了新的選擇。
“時間就是競爭力。”航線的開通獲得企業代表的廣泛認可,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職員往返深港、深澳處理緊急事務、參加重要活動、搶險救援、觀光旅游等提供極大便利,助力區域更加緊密對接國際市場。
深圳市口岸辦副主任姜成峰表示,作為低空經濟在跨境交通運輸領域的重要應用場景,這條高時效性的“空中走廊”將有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人才、資本、信息等高端要素快速流動與優化配置。
粵港澳協作實現“無感”通關
首航過程中,流暢的銜接與高效的通關,充分展示了深圳新口岸模式下“海空聯運”的無縫對接優勢。此次深圳國際郵輪母港跨境直升機航線的啟用,并非是在現有物理空間基礎上的簡單疊加,而是深度融合與系統創新口岸功能、查驗流程、管理機制,創造了“一體兩用”的新型口岸形態,是內地先例。
在跨境直升機功能項目啟用前期,三方就口岸通關方式、航線規劃、標準對接等開展了多輪溝通,確保項目既符合三地法規要求,又符合運營實際,進一步深化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在談及如何實現旅客“無感”通關時,蛇口海關旅檢綜合業務科副科長付淑珍表示:“我們全面了解執飛公司通航計劃,優化航空器、飛行航線海關備案流程,有效壓縮備案時長。同時,主動對接企業明確申報要素,指導企業通過‘單一窗口’提前線上申報,提升通關效率。我們與口岸監管部門、郵輪母港積極配合,科學設計旅客、機組人員及行李物品的通關流程和動線規劃,制定通關最佳路線,讓旅客通關高效順暢。”
南方日報記者 崔璨
大灣區精選:
- 2025年11月07日 21:21:56
- 2025年11月07日 15:33:00
- 2025年11月07日 15:31:20
- 2025年11月06日 22:05:28
- 2025年11月06日 20:42:48
- 2025年11月06日 18:51:09
- 2025年11月06日 18:50:33
- 2025年11月06日 18:45:19
- 2025年11月06日 18:17:43
- 2025年11月06日 11:02:28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