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全運會)“千年商都”廣州借十五運會向世界推開一扇新窗
中新網(wǎng)廣州11月13日電 題:“千年商都”廣州借十五運會向世界推開一扇新窗
中新網(wǎng)記者 王堅
當來自千米深海的“冰火”點燃十五運會圣火,當萬架無人機于珠江畔編織出科技的“焰火”,當“力箭一號”火箭承載著對全運與廣州的祝福化作宇宙中的“星火”……這一刻,十五運會不僅為中國健兒搭起競技的舞臺,更為“千年商都”廣州開啟一扇面向世界的“科技之窗”。

粵劇水袖與激光共舞,廣繡技藝借數(shù)字投影在夜空盛放,在9日晚舉行的十五運會開幕式上,一場融合嶺南韻味與未來感的視聽盛宴《圓夢未來》,讓觀眾席上的多位在穗外國專家贊嘆不已。他們來自法國、葡萄牙、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不僅是科研領域的杰出代表,更成為這場盛會中讀懂廣州、感知中國的見證者。
“這是我所見過最令人驚喜的演出,無比壯觀!”廣州實驗室的葡萄牙籍專家José Carlos Rebelo da Silva感嘆,“粵港澳聯(lián)袂演繹,展現(xiàn)出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廣汽集團法國籍首席設計策略師Maxime Bernard Engels-Deutsch用手機記錄下每一幀畫面,連連稱贊:“太震撼了!這種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無縫銜接的能力,正是中國創(chuàng)新的生動寫照。”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MD Abdul Mazid來自孟加拉國,對他而言,這個開幕式之夜別具意義。“在中國從事科研近十年,我親歷了廣州科技創(chuàng)新的飛躍。開幕式上的演出,正是現(xiàn)代中國精神氣質(zhì)的完美呈現(xiàn)。選擇廣州,是我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從深海能源的開發(fā)、無人機編隊的精準操控,到無人駕駛車輛在道路上載客行駛,再到航天科技的星辰之夢——全運會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為展示廣州科技實力提供了絕佳舞臺。外國專家的由衷贊嘆,正來源于他們深度參與廣州創(chuàng)新實踐的真實體驗。
在暨南大學,法國籍專家Kamel Megeullati從事著跨化學、生物學、納米技術與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他深切感受到這座城市對科研的投入:“2021年我加入暨大藥學院。廣州充滿活力,不僅提供國際化的學術平臺,更擁有一流的科研支持,讓我能心無旁騖地探索未知。這正是我選擇留在這里的原因。”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法國籍教授Francois Gitzhofer也對演出贊不絕口:“感覺太棒了,無比精彩!”這種科技與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正是廣州吸引全球人才的軟實力。廣州給在這里工作、生活的全球人才帶來全方位的優(yōu)質(zhì)體驗,令其在“魅力中國——外國專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中穩(wěn)居全國前三。
“從一開始,廣州就給了我家的溫暖,”MD Abdul Mazid坦言,“無論是工作許可、永居證的高效辦理,還是生活上的各種便利,都讓我能全心投入科研。”
這背后,是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外國專家局)為外籍人才量身打造的服務體系在持續(xù)發(fā)力:工作許可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為一線城市最短;推動外國人來華工作“一件事”集成辦理;實現(xiàn)工作許可證與社保卡“一卡通”,便捷享受醫(yī)療、交通、文旅等服務;在中國首創(chuàng)高端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措施,已助力超千人次快速通關,顯著提升人才流動效率。
全運圣火照亮羊城夜空,也映照著這座城市與國際人才攜手同行的未來。當千年商都與前沿科技交相輝映,當全球英才于此逐夢,廣州正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向世界講述一個關于創(chuàng)新、融合與夢想的故事。(完)
大灣區(qū)精選:
- 2025年11月15日 08:57:55
- 2025年11月14日 20:33:40
- 2025年11月14日 19:06:23
- 2025年11月14日 13:53:40
- 2025年11月14日 12:06:32
- 2025年11月13日 16:07:46
- 2025年11月13日 15:03:12
- 2025年11月13日 13:29:25
- 2025年11月13日 09:38:35
- 2025年11月13日 09:37:57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