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支撐神舟二十一號飛天 中國電科筑牢發射電子信息安全屏障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孫自法 王雪姣)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精準入軌并創紀錄與空間站交會對接,完成中國航天員第7次“太空會師”,備受矚目。
記者11月1日從中國電科獲悉,從遍布全身的核心元器件到陸海空天全覆蓋的核心系統,在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中國電科用一系列迭代升級的航天產品,為神舟飛天筑牢全方位的電子信息安全屏障。
跨越:從“精準跟蹤”到“智能護航”
“捕捉到神舟軌跡,狀態良好!”自2021年首次應用以來,中國電科研發的第三代“綜合化測控體系”一直高效穩定運行。
中國電科技術專家表示,該系統是新一代載人航天測控通信設備,在前面兩代系統基礎上對技術進行了迭代升級,既有傳統測控功能,又有高速數據傳輸功能。使用起來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可支持在一套航天測控通信設備中同時安裝多個App,使得不同信號形式、工作模式、技術體制的功能同時或分時使用。
第三代“綜合化測控體系”具備多重組、深綜合、全國產、高可靠四大特點,大大提高設備使用率和任務可靠度。其可精確接收航天器發回地球的運行狀態、實時信息、科研資料,有力保障航天員與地面指揮中心雙向溝通、圖像傳輸、測量控制、安全控制等重大任務。
蝶變:從“精準”到“可控”
近年來,為給空間交會對接提供更精準支撐,中國電科激光交會對接雷達團隊對設備性能不斷迭代升級,包括新增多目標識別和繞飛功能,突破大動態、高精度、多參數實時測量等難題。
作為應用于載人飛船和空間站交會對接的主要導航敏感器,該團隊研發提供的激光交會對接雷達遍布空間站各艙體,就像是茫茫太空中的燈塔,可以多方位、大范圍反射信號,完成距離、角度等飛行參數的測量,確保飛船與空間站完成精準交會對接。
團隊技術人員介紹說,為交會對接練就精準“慧眼”,激光交會對接雷達可實現新掃描體制、多目標切換和多目標識別等功能,確保精準完成交會對接。
中國電科研制的三維綜合立體顯示系統,搭載具備自主創新的實時三維仿真可視化引擎,為地面控制人員打開觀察太空的全景視界,為航天任務提供有力技術保障。
躍升:從“穩定運行”到“極致可靠”
小的只有幾毫米,大的也不過幾厘米,在火箭和飛船全身遍布數以千計的關鍵元器件,看似平凡,卻不可或缺。
中國電科研制的Ka波段空間行波管是飛船載荷的核心器件,可耐受強輻照、高真空等太空環境,為信號的傳輸提供高效、強健的放大通道。雷達射頻組件、傳感器等多種產品,為交會對接提供精確的測距、測速、測角信息及通信數據。
中國電科團隊持續突破航天用關鍵器件核心技術,研制完成低成本、技術先進的器件模組,保障天地通信正常運行。研制配套的多款微波組件和二極管,具有高集成、高可靠等特點,為信號處理和傳輸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中國電科研發的多款高可靠抗輻射厚膜電源及濾波器,可為艙體各功能單元提供穩定供電,保障飛船平穩飛行。(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1日 14:24:23
- 2025年11月01日 12:51:35
- 2025年11月01日 11:35:50
- 2025年11月01日 11:18:35
- 2025年11月01日 09:01:31
- 2025年11月01日 08:57:44
- 2025年10月31日 20:44:55
- 2025年10月31日 20:02:27
- 2025年10月31日 18:55:00
- 2025年10月31日 17:07:56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