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發布鄉村振興“成績單”:綜合指數全國前五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5%
中新網天津11月11日電 (記者 孫玲玲)記者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10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時期,天津“三農”發展呈現出農業質效雙增、農村宜居和美、農民穩定增收的良好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2024年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指數測算結果,天津市位居全國第5。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主任金匯江介紹,“十四五”時期,天津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4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中高標準農田占比達到82%,較“十三五”末提高20個百分點;糧食生產有望實現“二十二連豐”,總產量多次突破歷史高位,預計較“十三五”末增長10億斤以上;設施蔬菜產量占全市蔬菜總產量比重增至55%,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90%以上,肉、蛋、菜、奶、魚“菜籃子”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米袋子”抓得更實、“菜籃子”拎得更穩。
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天津深入推進產業融合。為認真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新創建生豬等4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濱海新區等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寧河區岳龍鎮等7個農業產業強鎮,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載體累計達到22個,帶動形成奶業、生豬、小站稻、蔬菜、水產5條百億級全產業鏈和水果蘿卜、鮮食玉米、食用菌等17條億級產業鏈。2024年啟動建設鄉村旅游重點片區,兩年來接待游客近8000萬人次。高水平承辦2024年全國金秋消費季啟動活動和2025年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津農精品”品牌農產品銷售額連續三年突破100億元,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通過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天津培育出小站稻、黃瓜、花椰菜、肉羊、鯉鯽魚等一批全國領先優良品種,獲批建設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牽頭承擔國家蔬菜、肉羊等一批自主攻關任務,津產種子推廣至全國27個省市,花椰菜雜交品種打破依賴進口局面并出口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5%,建成天津智能農業研究院,農業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科技園在津落地,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75%。
與此同時,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天津累計建成30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提高到97.9%,在全國率先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突破90%,建制村實現“村村通客車、村村通公交”,農村居民“足不出村”收寄快遞,1502家村衛生室實現醫保聯網結算,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明顯得到提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強基賦能,鄉村治理積分制、清單制有效覆蓋,“村BA”“村跑”等“村”字號文體活動精彩紛呈,農村移風易俗不斷深化,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和諧鄉村建設水平持續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城鄉融合發展日益深化,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市、區、鎮、村四級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天津農交所年交易額突破160億元,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完成800個經濟薄弱村扶持發展工作,年內將累計創成10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2715元,位居全國第4,城鄉收入比縮小到1.76:1,繼續保持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省份。
金匯江表示,“十四五”收官在即,天津將錨定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著力打造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區、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農業新質生產力創新應用前沿高地“兩區一高地”,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天津力量。(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1日 13:05:47
- 2025年11月11日 10:36:55
- 2025年11月11日 10:36:21
- 2025年11月10日 15:00:55
- 2025年11月10日 13:53:48
- 2025年11月10日 11:03:18
- 2025年11月10日 10:53:59
- 2025年11月10日 10:23:59
- 2025年11月10日 10:22:45
- 2025年11月10日 09:33:18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