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陪游、云端賞葉 中國年輕人踏秋追求“情價比”
中新網濟南11月15日電(記者 趙曉)暮秋初冬,中國各地暈染著“濃墨重彩”。為契合年輕人情緒消費需求,多地景區精準“上線”了兼具顏值和“情價比”的新玩法,讓出門踏秋從單純看景升級為深度體驗。
在《黑神話:悟空》取景地之一的濟南靈巖寺景區,千年銀杏樹披金鱗,“天命人”悟空威武亮相,與前來賞秋的游客并肩同游。“太幸運了!在這里和悟空跨次元互動,還領到游戲中的‘通關文牒’。”“95后”游客劉悅興奮地向記者展示手中的紀念品,封面印著精致的銀杏紋樣。

瞄準年輕群體,靈巖寺景區推出不同風格的NPC(非玩家角色)。大雄寶殿前,靈巖寺推介官孫文章化身“靈巖小書生”,與游客對答古詩詞。“10月底至11月中旬是銀杏樹最佳觀賞期。我們工作日每天接待游客約5000人次,周末兩天能突破3萬人次。”孫文章介紹,游客以年輕人居多,愛拍照分享,口口相傳為古剎帶來更多人氣。
靈巖寺景區工作人員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在樹下層層鋪勻落葉,方便游客次日打卡拍照,并專門組建愛心車隊,護送返程乘車難的大學生下山,以“寵粉”姿態與游客建立情感聯結,形成“雙向奔赴”。
在海拔800余米的淄博潭溪山上,云端賞秋持續“圈粉”。“我們推出懸崖秋千、高空玻璃橋、峽谷漂流等游樂項目,讓游客換個視角,從空中俯瞰黃櫨、楓葉交織的絢爛。”潭溪山景區營銷總監崔新程受訪時說,景區把空中住宿、餐飲、游玩項目串珠成鏈,前來體驗的“90后”“00后”游客占比超六成。

當旅游市場從“景觀消費”邁入“情緒共鳴”時代,情景交融、多元融合的“賞秋+”業態勃發。四川光霧山推出“直升機+無人機”聯合拍攝服務,為游客定格云海與紅葉交融的絕美瞬間;河南天界山舉辦“云峰漫跑”活動,讓選手在移步換景中感知秋韻;新疆鐵路部門開行賞胡楊主題旅游列車,車隨人行、一線串聯多景。
賞秋之外,“撿秋”“曬秋”“食秋”等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不斷豐富民眾的秋日體驗。濟南五龍潭水杉林落葉搖身變成網紅“銀杏鹿”,“樹深時見鹿”意境引游人爭相打卡;江西篁嶺憑“曬秋”農俗出圈,成為游客眼中的“限定”秋景;浙江金華開發桂花糕、桂花酒等系列產品,喚起人們舌尖上的記憶……各地全業態融合發力拉滿金秋氛圍感,讓秋天變得可觸摸、可品嘗、可沉浸。

“秋天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畫布,經營者要以混搭的調色技藝,重構好玩的場景,與游客完成互動式的藝術創造,才能把踏秋變成更具趣味化的情緒體驗。”中國旅游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孫小榮表示,秋光短暫,各地可為游客定制限量版體驗,如參與式“曬秋”、定量版“秋宴”、光影版“秋夜”等,通過營造小眾稀缺的場景,打造獨一無二的“社交貨幣”。
劇場化情景是調動游客情緒的“密鑰”。孫小榮建議旅游目的地開設沉浸式“深秋劇場”,策劃劇本類的主題線路,引導游客從“觀景”變“入戲”,同時結合露營節、音樂節等節慶活動,讓傳統“賞秋游”變成深度“玩秋體驗”。(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5日 20:02:48
- 2025年11月15日 13:42:37
- 2025年11月15日 11:37:43
- 2025年11月15日 08:27:39
- 2025年11月14日 15:45:42
- 2025年11月14日 15:32:09
- 2025年11月14日 13:52:00
- 2025年11月14日 12:08:12
- 2025年11月14日 09:37:06
- 2025年11月14日 06:29:00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