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瓷”到“升空”,“千年瓷都”有了百億新產業
提起景德鎮
大多數人或許會最先想到
“千年瓷都”的世界名片
想起方文山筆下
“天青色等煙雨”的經典傳唱
如今
隨著國內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快速發展
這座文藝又富有煙火氣的小城
正逐漸鋪陳出“硬核”的工業肌理

11月22日
2025中國(江西)航空產業大會
在景德鎮盛大開幕
航空領域專家學者、行業精英
齊聚“中國直升機之城”
共謀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千年瓷都”到“航空之城”
作為全國首批
“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的景德鎮是如何實現產業躍遷
在航空產業賽道寫就新的傳奇?

鏈式布局乘“風”而起
景德鎮的航空產業肇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
1969年10月,以直升機制造為主的國營昌河機械廠在景德鎮成立,為當地航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直升機產業開始,經過超半個世紀的發展。
如今,這里是江西省重要的航空產業基地,并陸續榮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直升機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全國首批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等多個榮譽稱號。

景德鎮昌江河呂蒙段東西兩岸,由景德鎮高新區建設、總規劃用地12平方公里的景德鎮航空小鎮猶如一顆璀璨明珠。
走進這里,便能觸摸到航空產業發展的輪廓脈絡。

“這就是我們公司為國產大飛機C919生產的零部件。”在江西省信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航科技”)生產車間內,該公司信息化中心主任陳珍珍介紹著剛下線的結構件。
她的身后,是一條可實現連續48小時無人值守“黑燈工廠”模式的數字化生產線。

“為滿足國產大飛機C919批產量產的需求,公司在去年投資1.18億元,計劃建成6條國內一流的航空關鍵零部件智能柔性生產線。目前已完成3條產線建設并投入使用,生產效率提升了125%。”陳珍珍說。

在景德鎮航空小鎮內,和信航科技一樣的企業不在少數。
目前,這里已集聚航空類企業60余家、新型研發機構4家,形成了涵蓋直升機及無人機研發、制造、通航等完備的航空上下游產業鏈。

此外,景德鎮還在江西率先探索實施航空產業鏈黨建,構建了“1+1+4+N”航空產業鏈黨建組織體系,將航空“研發、總裝、配套、運維”四個產業端口串聯協同,建立了21個創新平臺、成立聯合攻關小組62個,攻克技術瓶頸達134項,持續推動航空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科創引領產業向“新”
在江西天一航空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一航空”)復材加工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對一臺超大型復合材料熱壓罐進行調試。
“這是我們公司和北航江西研究院景德鎮分院共同合作研發建造的超大型復合材料熱壓罐,主要用來進行大型航空復合材料制品的批量生產。”天一航空相關負責人蘇陽介紹,該熱壓罐成型工藝產線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在全負荷運行狀態下,其年產量可達到3億元以上。

該產線的發展,正是景德鎮推進航空產業“校地合作”的生動實踐。
作為航空產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改革的試點城市,景德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暢通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精準對接,通過共建創新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等多種方式促進科研與市場對接,建立起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成果轉移轉化平臺體系。

與此同時,景德鎮還制定實施了《關于全面推進航空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和14個相關實施細則,不僅為航空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營造良好環境,更為江西產業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提供了借鑒。
同時,景德鎮高新區還不斷創新新質生產力金融供給,專門設立總額達144.5億元的8支產業基金,推動航空產業人才項目加速建設,形成了產業與人才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該區還持續開展人才認定,2025年以來共兌現人才生活補貼、購房補貼、創新創業配套支持達649.96萬元。

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低空經濟是航空產業發展的“新賽道”。
近兩年,景德鎮高新區持續搶抓機遇,圍繞提升低空裝備制造能力、完善基礎設施、拓展應用場景、推動企業升級、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制定了專項政策,全力培育低空經濟新動能。

走進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機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0余部高懸的飛行訓練模擬器,仿真的內部設計、高清的屏幕顯示及起飛降落時產生的眩暈感,讓人仿佛置身于真正的飛機內。
“我們擁有全國最大的直升機模擬器生產基地,生產的飛行訓練模擬器主要用于相關飛行員的培訓和應急處置訓練。”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晏小松介紹,目前,該公司生產的直升機模擬器已陸續交付至全國10余處用戶地,產值規模超10億元。

作為全國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和直升機產業示范基地,景德鎮低空經濟正蓬勃發展。
景德鎮高新區已集聚近70家低空制造企業,還有景德鎮(上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旋翼飛行器先進制造業創新中心、航空應急救援重點實驗室、北航景德鎮研究院等各類創新平臺,如繁花綻放。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正在勾勒高新區的低空經濟產業新藍圖。”景德鎮高新區科技發展局負責人陳君表示,目前,總投資超21.9億元的景德鎮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實訓基地項目已通過備案,預計將在2026年年底竣工。
“此外,我們還將發揮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政策優勢,啟動低空經濟示范區創建申報,推進‘通航+制造維保、應急救援’等多元產業發展,加速AR300等飛行器項目落地,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陳君說。

如今
在這片曾以窯火照亮世界的土地上
新的航空夢想正徐徐升空
翻開城市產業發展新的篇章

作者:盧夢夢
編輯:徐夢文 吳蓓蓓
責編:宋方燦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 專題:小城大業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23日 16:16:14
- 2025年11月23日 14:41:22
- 2025年11月23日 13:32:54
- 2025年11月23日 12:55:53
- 2025年11月23日 12:33:06
- 2025年11月23日 11:59:47
- 2025年11月23日 10:29:46
- 2025年11月23日 09:22:34
- 2025年11月22日 15:45:23
- 2025年11月22日 15:12: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