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即將邁入“十萬億俱樂部”
山東,即將邁入“10萬億俱樂部”。
近日,山東省發改委負責人對外透露,從經濟總量看,山東省即將跨上10萬億大臺階,“十四五”各項任務即將圓滿完成。
這意味著,山東將成為繼廣東、江蘇之后,全國第三個GDP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

10萬億,意味著什么?
作為中國經濟的領頭羊,廣東、江蘇分別于2019年、2020年站上10萬億元,粵蘇之后誰能成為第三個GDP過10萬億元的大省,備受關注。
2024年,山東、浙江GDP總量分別達到9.86萬億元、9.01萬億元,是唯二GDP超過9萬億元的省份。其中,山東距離10萬億,只差臨門一腳。
若按照去年的基數,2025年山東僅需保持約1.5%的增速,就能順利突破10萬億大關。
2025年前三季度,山東生產總值為7711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
按此增速推算,若無意外,2025年山東經濟總量將穩穩地躍上10萬億元臺階。
屆時,北方的經濟大省在量級上正式與南方兩強鼎足而立。
作為北方經濟的壓艙石,山東的突破對區域協調發展亦具有深遠意義。
日前公布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罕見提出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
山東跨上10萬億臺階,不僅標志著北方經濟核心力量的實質性崛起,更將在南北聯動、產業互補中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關鍵的戰略支點作用,為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提供強勁的北方動能。
從山東自身發展來看,10萬億不僅是一個數字里程碑,更是經濟結構轉型、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的標志。
作為傳統工業大省,山東曾面臨傳統產業結構偏重、新動能不足等挑戰,長期受制于兩個70%:傳統產業占工業總量70%、重化工業又占傳統產業70%。
近年來,山東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等“十強”產業,推動經濟向高質量邁進。
產業提檔升級也取得一些成績。如,山東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有7個、制造業單項冠軍235家,數量均是全國最多。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由2020年的45.1%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2%。
在新能源領域,山東海上風電、光伏裝機量領跑全國。在海洋經濟方面,青島、煙臺等城市持續發力,建設國際領先的海洋創新高地。在工業互聯網賽道,卡奧斯等平臺已成為全球矚目的“雙跨”平臺。
與此同時,山東半島城市群加速融合,濟南、青島雙核聯動,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協同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經濟總量即將跨上10萬億大關固然意義重大,但山東也仍需直面挑戰。
與廣東、江蘇相比,山東在創新能力、產業結構、民營經濟活力等方面仍有差距,如何在經濟總量突破后繼續實現質量躍升,是擺在山東面前的重要課題。
對山東而言,突破10萬億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山東的突破,離不開對新質生產力的深度布局。面向未來,山東仍需進一步激活創新動能,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中國第三個10萬億大省,即將誕生。這不僅是一個省份的榮耀,更是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跨越。
北方需要這樣的突破,中國需要更多這樣的省份挑大梁。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1日 15:09:28
- 2025年11月01日 15:05:28
- 2025年10月31日 17:26:35
- 2025年10月31日 16:07:06
- 2025年10月31日 16:01:15
- 2025年10月31日 15:52:44
- 2025年10月31日 15:49:56
- 2025年10月31日 15:39:34
- 2025年10月31日 15:37:18
- 2025年10月31日 15:33:0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