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青年藝術家長沙對話 共探跨文化藝術交流新可能
中新網長沙11月4日電(唐小晴 莫紅娥 王一安)第七屆中法文化論壇平行論壇之 “中法青年藝術家對話” 3日在長沙舉行。來自中法兩國的五位青年藝術家齊聚一堂,分享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實踐經驗,共探跨文化藝術交流的未來可能性,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青春活力。
近年來,青年藝術家群體逐漸成為跨文化交流的中堅力量。論壇現場,中法青年藝術家圍繞創作實踐展開深度對話,用多元藝術語言搭建文化溝通橋梁。

長沙市柳建新刺繡藝術館館長劉雅在深耕傳統刺繡技藝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將湘繡傳統鬅毛針法與西方抽象構圖巧妙結合。
“湘繡不僅是指尖技藝,更是跨越文化的溝通橋梁?!?劉雅介紹,今年 5 月她曾攜湘繡作品亮相法國國際手工藝創新雙年展,并在交流中發現中國刺繡重寫意、法國刺繡擅裝飾立體的差異特色?!拔磥硐M越z線為載體,進一步深化中法手工藝術領域的合作與交流?!?/p>
法國藝術家、陶藝家朱麗葉·佩內洛普·佩潘分享了在景德鎮的駐地創作感悟。在景德鎮的三個月里,她深入探索當地陶瓷材料與技藝,成功開發出 12 種不同黏土的創作可能性,并將中國漢代器型與現代燒制技術有機結合。
“中國陶瓷藝術的分工精細與技藝精湛令人驚嘆,這里的材料與工匠支撐了我所有的創作想象?!?朱麗葉·佩內洛普·佩潘坦言,中國的創作經歷極大拓寬了她的藝術邊界。
數字藝術如何為傳統文化注入現代活力?湖南如是數字藝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她帶領團隊以 “科技 + 藝術” 創新模式打造沉浸式劇場,運用全息投影技術在竹林中構建數媒山間劇場,成功復活《楚辭》中的經典意象;同時通過重構《岳陽樓記》,讓觀眾得以 “對話” 宋代文人。
“在與法國里昂等媒體藝術之都的交流中,我們既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技術表達手法,更堅定了‘以故事為核、以光影為幕’的創作理念?!?李彥說。
法國畫家克萊爾·妮科特的創作則深深扎根中國文化土壤。北京胡同的煙火氣、頤和園的古典美、上海城市的獨特肌理,都是她的靈感來源。
今年,她在上海新天地完成的 400 米直徑屋頂繪畫,巧妙融合中國動物意象與法國裝飾風格。克萊爾·妮科特認為,中國古典繪畫中蘊含的哲思與自己的創作理念高度契合,未來將持續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養分,豐富自身藝術表達。
法籍設計師列思則將中國傳統哲學與現代科技融入作品創作?!爸袊碾娚唐脚_讓我輕松找到創作所需材料,中國的文化氛圍給予我無限靈感?!?目前,列思正推進內蒙古火山口藝術裝置項目,同時參與籌備廣州國際藝術中心,積極推動中法藝術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自由交流環節,五位藝術家達成共識:中法藝術雖植根于不同的哲學傳統與美學體系,但在對創造力的追求、對人文精神的表達上有著共通之處。他們表示,將繼續以藝術為橋,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讓中法文化交流在青年藝術家的實踐中持續深化,結出更多碩果。(完)
- 專題:第七屆中法文化論壇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4日 14:24:43
- 2025年11月04日 12:29:04
- 2025年11月04日 11:01:13
- 2025年11月04日 10:58:20
- 2025年11月04日 10:50:15
- 2025年11月03日 14:27:26
- 2025年11月03日 11:01:13
- 2025年11月03日 10:30:21
- 2025年11月03日 10:02:27
- 2025年11月03日 09:29:35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