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在歐中企總體發展勢頭向好 但對歐盟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六年下降
中新社布魯塞爾11月12日電 (記者 德永健)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中國商會12日發布2025年度在歐中企發展報告,表示在歐中企總體反饋發展勢頭向好,但多數企業憂心歐盟商業泛政治化趨勢,對歐盟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六年下降。
當日歐盟中國商會與戰略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聯合發布報告。據介紹,報告歷時4個月完成,共對200余家在歐中企和機構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涵蓋汽車、能源、金融、制造業、高科技等領域。
報告表示,盡管面臨宏觀經濟壓力與復雜營商環境,但在歐中企總體反饋發展勢頭向好,逾80%的受訪企業表示2024年在歐營收規模持平或者向好。從利潤角度看,40%的受訪企業表示2024年利潤增加,19%的受訪企業表示2024年利潤減少。
報告發現,基于品牌知名度、新興領域發展潛力、市場容量、產業基礎優勢、供應鏈多元化等因素,在歐中企對歐盟市場長期價值予以認可,50%的受訪企業計劃2025年增加在歐投入,僅11%的受訪企業表示將減少投入。
對于當前歐盟營商環境,81%的受訪企業提及“不確定性增高”,67%的受訪企業提及“受地緣政治影響大”,61%的受訪企業提及“合規成本過高”。此外,逾40%的受訪企業表示在實際開展業務過程中,曾因中國企業身份受到差異化對待。
總體而言,在歐中企對歐盟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六年下降,相關評分從2019年的73分、2020年的70分、2021年的68分、2022年的65分、2023年的64分、2024年的62分降至今年的61分。報告表示,受訪企業對歐盟科研環境、人才環境、數字化發展環境等關鍵指標評分持續下降,顯示歐盟營商環境尚未得到系統性改善。
報告特別提及,由于歐盟不斷強化“經濟安全”議程,令政治議題泛化至商業領域,對在歐中企信心和發展規劃造成打擊。90%的受訪企業表示歐盟“去風險”和“經濟安全”政策對企業運營產生負面影響,主要體現為投資審查趨嚴、市場準入壁壘增高、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等問題。
對于改善發展歐盟營商環境,報告總計提出336項建議,呼吁歐盟勿將“經濟安全”泛化為貿易壁壘,應在執行產業政策時保持理性原則,為在歐中企提供穩定政策預期。企業界期待中歐以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共同支持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數字治理等全球性挑戰。(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3日 11:13:31
- 2025年11月13日 07:22:28
- 2025年11月12日 11:51:29
- 2025年11月12日 11:27:34
- 2025年11月12日 11:25:58
- 2025年11月12日 10:10:43
- 2025年11月12日 10:10:19
- 2025年11月12日 10:09:25
- 2025年11月11日 13:31:30
- 2025年11月11日 10:09:44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