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青藏高原隆升影響全球熱量分配
中新社拉薩11月20日電 (記者 江飛波)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方小敏19日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一場發布會上提出,“三極聯動”(南、北極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假說:大約在1200萬年前到800萬年前,青藏高原北部快速隆升,改變了大氣環流、調整碳循環、影響全球熱量分配,主控了全球變化進程,形成“三極聯動”格局。

據方小敏介紹,第二次青藏科考,科研人員精細刻畫了青藏高原從大洋俯沖、板塊拼貼到陸陸碰撞和高原隆升的全過程及其資源環境效應的框架。他說,青藏高原中南部在4000萬年前至3000萬年前快速隆起到現代高度,高原主體形成;而高原北部至東北部隆升較晚,是從1200萬年前至800萬年前以來才開始強烈隆起。
第二次青藏科考還建立了青藏高原主體隆升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響應模型,發現高原北部至東北部隆升過程還影響生物演化——現代非洲“薩瓦納動物群”源自青藏高原東北緣(約800萬年前),北極動物群成員也起源于青藏高原(約600萬年前)。
方小敏表示,青藏高原北部的強烈隆起驅動了亞洲內陸顯著干旱化和全球變冷,迫使生態環境從森林草原經草原最終演變成荒漠/沙漠—綠洲—鹽湖—黃土的當代格局。
他解釋說,青藏高原(第三極)隆升通過加強高原冰凍圈、侵蝕風化與干旱化和粉塵營養元素輸送,增強了太平洋生物活動和有機碳埋藏,導致全球變冷和兩極冰蓋擴展;通過強化西風急流及季風,影響溫鹽環流和水熱分配,進而影響低緯和兩極氣候變化。青藏高原北部的強烈隆升,與北極冰蓋發育、西風和冬季風強化、亞洲強烈干旱化和溫鹽環流形成同步,“三極聯動”就此形成。
他說,下一步的工作是要精確重建這一過程,并通過數值模擬驗證“三極聯動”形成演化假說,這對于理解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地球系統的響應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20日 11:22:39
- 2025年11月19日 21:56:56
- 2025年11月19日 21:12:50
- 2025年11月19日 21:01:09
- 2025年11月19日 19:19:00
- 2025年11月19日 18:27:29
- 2025年11月19日 18:06:26
- 2025年11月19日 14:20:37
- 2025年11月19日 10:22:24
- 2025年11月19日 09:08:4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