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早餐會”為民企解難題
自2025年9月1日實施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變化之一是將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到63公斤。
三里河了解到,這個變化的背后有一個小故事。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一次早餐會上,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反饋了一個訴求,55公斤的重量上限,限制了容量稍大但安全穩定的鉛酸蓄電池的使用,建議放寬標準。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各方面反映的意見建議,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一起,推動加快修訂有關標準,最終實現了這一標準的放寬。
整個標準修訂工作歷時8個月,共開展了70余次調研、160余次技術研討、220余次試驗驗證、5.4萬條意見建議處理、近13萬份問卷調查,修改完善了近200個重要指標條目。
張天任對三里河表示,新的電動自行車標準實施后,不僅更有效地保障了老百姓的綠色安全出行,還推動了電動自行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各部門切切實實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為我們廣大民營企業創造了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截至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主持召開了20場早餐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其他黨組成員通過各種方式與民營企業座談交流160余次;省、市、縣發展改革部門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2萬余次。
真解決問題,解決真問題,很多問題就是企業在早餐會上反映并得到解決。
比如,天地偉業反映被地方有關部門拖欠賬款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立即組織專人與地方反復溝通協調,研究解決方案,并召開專題協調會,最終促成企業與各區就還款方案達成一致意見。
沒有冗長的議程,沒有客套的寒暄,清晨的餐桌變成了高效溝通的平臺,企業敢說真話、部門肯聽實情。
這些不是偶然的特例,而是一套成熟機制在發力。錨定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各部門各地方力度不斷加大,形式不斷豐富。
當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發展改革部門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聽取民營企業訴求和意見,暢通民營企業反映政策梗阻、難點堵點問題的渠道,搭建企業了解政策、反映訴求、提振信心的平臺。
2024年12月上線的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更是讓訴求表達多了“快車道”。截至2025年10月底,平臺訪問量已超過50萬人次,通過平臺辦理的問題訴求5600余項。
民營企業的難題往往跨領域、跨部門,單靠一個部門難以解決。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成立43家部門單位組成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橫向協同”解決難題。
問題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問效,一套完整的“閉環機制”讓每個訴求都有人管、有著落。
民營經濟的信心,從來不是喊出來的,而是一件件實事辦出來的。解決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將有助于提振它們的信心。
當企業的呼聲能順暢傳遞,當發展的堵點能及時打通,民營經濟的活力自然會充分迸發。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3日 10:18:19
- 2025年11月13日 10:06:15
- 2025年11月13日 10:05:49
- 2025年11月13日 09:37:41
- 2025年11月13日 09:31:30
- 2025年11月13日 09:31:04
- 2025年11月13日 05:19:16
- 2025年11月11日 15:21:46
- 2025年11月11日 14:35:53
- 2025年11月11日 10:37:15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