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維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的能源轉型讓世界看到了新的可能
中新網巴西貝倫11月12日電(記者 陳天浩)當地時間11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中國角舉辦首場邊會——“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主題邊會。在邊會的圓桌會議上,馬拉維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Andrea Mjuma高度贊賞中國的氣候行動,呼吁全球南方國家以生態文明為共同路徑,在氣候挑戰面前“要么共起,要么共落”。
“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主題邊會由生態環境部指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辦,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承辦,中國新聞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協辦。

中國是“偉大的中國”:南南合作的堅定伙伴
Mjuma表示,中國是“偉大的中國”,以務實成果和創新實踐,展現了其在氣候行動領域的全球領導力。“從此前的主題演講與案例分享中,我們看到中國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你們提出的創新方案,不僅推動了更清潔、更安全的發展模式,也為全球南方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方向。”
Mjuma強調,中國長期在國際多邊體系中提供政策與技術支持,“自1964年以來,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持續的政策支撐,我們期待中國繼續把這種南南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生態文明是綠色增長的“心臟”
Mjuma認為,“生態文明”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全球可持續增長的核心引擎。“我們需要思維方式的轉變(mindset change)來邁向生態文明。中國正在以最務實的方式做到這一點,即從生物多樣性入手。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應當成為未來綠色經濟增長的核心。”
他指出,作為“77國集團和中國”多邊合作機制的重要參與方,中國不僅通過談判機制放大了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更在實踐中證明,生態文明可以與經濟增長并行不悖。
“生態文明是綠色經濟增長的心臟,而它與氣候韌性和可持續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連,”Mjyma說。
非洲需要中國的經驗
“我們需要中國的經驗。非洲需要,馬拉維同樣需要,”Mjuma直言,非洲大部分國家仍以農業為主要產業,面臨極端貧困與高氣候脆弱性,“中國有解決方案,我們正積極尋求與中國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我們也在開放大學和科研機構,邀請中國共享經驗,”Mjuma稱。同時,非洲也在推動制度層面的改革,“在治理和監管體系中,我們希望將生態文明的理念納入制度框架。”
他舉例稱,過去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化石能源,但中國的實踐證明“高度依賴化石能源的發展模式可以被可再生技術優化,風能與太陽能的成本已經不再那么高了。”
“如果放在十年前,誰能想到這一切?”在他看來,中國的能源轉型讓世界看到了新的可能。“中國向我們展示了,減少高碳消費、轉向可再生能源不僅是可行之道,還能帶來經濟機遇。”
Mjuma最后引用了一句話“要么共起,要么共落(It’s either we rise together or we fall down together)。”他感慨道,“自1964年以來,中國始終與我們并肩前行。上世紀70年代,中國與非洲情況還比較相似;如今,中國人均收入有望突破3萬美元。你們向世界證明了什么是值得信賴的伙伴。”(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3日 14:18:03
- 2025年11月13日 13:26:37
- 2025年11月13日 11:14:51
- 2025年11月13日 10:43:13
- 2025年11月12日 12:33:28
- 2025年11月12日 10:55:22
- 2025年11月12日 10:50:49
- 2025年11月12日 10:20:10
- 2025年11月12日 10:18:16
- 2025年11月11日 13:05:47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